這些店鋪交由塔娜學習最適合不過了,馬佳蕓蘭還把很多暫時未能實現的東西,全都一股腦兒地塞了過去。
塔娜像海綿一樣吸收新知識的同時,興致也越來越高,腦中的主意一個接一個蹦跶出來。
要知道,蒙古的風情可是和京都很不一樣,事實上盛京已經有差,她親眼目睹,盛京一帶跑馬的姑娘們很多,不止滿族,連漢人家的姑娘也比其他地方大氣。
有人稱之為民風彪悍。
但在塔娜眼中,這是無稽之談,說不定蒙古能夠比京都更適合這些東西,能夠提前先一步搞起來。
蠢蠢欲動中。
馬佳蕓蘭給了她一巴掌:“先把經驗學起來,搞一兩間鋪子再議。”
當然,既然女兒坊能夠掙錢,且掙錢不小,也不是沒有人模仿女兒,可見對于絕大多數來說,一個利字能夠改變多少東西,哪怕是舊規則舊習俗。
生意是做不完的。
對于這些同行,馬佳蕓蘭舉雙手雙腳贊成,假如這風氣從京城吹到江南地區,把漢家閨閣千金們也拉出門,不再一直養于生閨,也是件不錯的喜事兒。
不要太小看這些小事兒,水滴石穿,很多東西都是一點點見人心的,也千萬不要當真小看女人的智慧。
錢掙了,事干了。
扯回來,馬佳蕓蘭打聽到太皇太后、皇太后、皇上的新衣也都制好,便把兒女們的心意,一件新紅狐大髦穿上身。
為此,還搭了一套挺惹眼的紅寶石首飾,從布搖到耳飾,口脂也擇嫣紅色,看起來氣色很好的模樣。
與她相同動作的還有惠妃納喇氏,大阿哥胤禔也是這次塞外出巡的隨行皇子之一,同樣在蒙古聚會上大顯身手,聽聞還獵殺了一頭成年豹子。
兩人在承乾宮門口碰上。
余下眾妃請安見禮過后,眼神余光左看看,右瞧瞧,心中難免一番比對。
都說人比人氣死人,可比較的確存在于人們生活方方面面,買一尺布還得貨比三家呢,何況這是比兒女孝心。
要說好看,肯定是榮妃披著的紅狐大髦好看,入室內紅狐大髦已退下,但在剛才碰見的一瞬間,鮮艷奪目的紅色將榮妃白里透紅的肌膚襯了出來,而榮妃清幽出塵的氣質也壓得住這一件大髦。
雪映紅梅,紅梅襯雪。
眾妃心中那叫一個酸啊,既酸榮妃的一對好兒女,也酸榮妃的魅力不減。
倒不是說榮妃真的一點都沒變,她自己也曾為了眼角出現一條細紋而開始各種各樣的眼部護理,只是在別人眼中,榮妃的外在年紀似乎停在二十五歲上下已經很久,生下雙胞胎后最多長了一歲。
而且隨著年紀越來越長,經過歲月沉淀,她獨特氣質又逐漸顯露出來,魅力這塊兒甚至于比年輕時還強一些。
與十六、七歲鮮嫩小姑娘們站在一起,榮妃反而是更奪目的一個,也難怪有美人在骨不在皮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