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暈乎乎的康熙也沒說什么,甚至在清醒時交代了胤礽很多事情,他睡眠增多,但一直睡不好,情愿難受地醒著。
又過一夜,轉機終于來臨。
來自京城的太醫也無法合計出特效藥來,軍醫的想法差不多也是他們的想法,這時,終于有人提出西藥奎寧。
塔娜終于等到黎明前的曙光,立刻入帳,稟告康熙。
其實這個時候也有風險,但人畢竟是感情動物,她只能盡量保證這風險不會蔓延至額娘他們身上即可。
塔娜提出以身試險,只因她也出現疑似瘧疾早期的癥狀。
康熙對此更為感動,在詳細問過太醫,一番衡量,與塔娜同時服下奎寧。
半日,康熙身體已沒有寒顫。
頭痛好了很多,發熱也有所緩解,還喝了兩碗蔬菜瘦肉粥。
這是見效了
眾人皆喜,太醫還請一道圣旨,將金雞納霜賜名浮屠,取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這可是救了皇上一命的圣藥,對了,還有立竿見影的榮憲公主。
只是這喜悅很快打折。
前線頻頻傳來的消息都不是什么好消息,先是大阿哥冒進被虜,后又有裕親王中噶爾丹的奸計,讓其逃脫,好在大阿哥完好無缺地回來了。
這一場親征弄了個虎頭蛇尾的結果,不算敗仗,但也絕對不是勝仗,雙方的兵力差那么大,還有皇帝出征。
裕親王福全的請罪折也一并遞過來了,他把罪責全部攬到自己身上。
的確,這場戰打成這樣,主將福全肯定有責任。
但他并不是百分百責任。
原因有許多個,將心不齊、無法統一軍心、大阿哥貪功冒進、大阿哥被俘、康熙病重、錯估噶爾丹的狡詐等。
但福全也明白自己的罪無法開脫,萬歲爺怕是不想讓自己皇長子背負這樣一個罪責,這不僅涉及皇上臉面,還會影響其他阿哥在天下在歷史上的評價。
索性干脆一點,自己擔了,也是在給康熙一個臺階下。
不過福全擔責任擔的痛快,但心中對于大阿哥沒有一點埋怨是不可能的,此事無解,只能默默記于心中。
當雙方隊伍撤退在博洛和屯匯合時,恭親王常寧刺了大阿哥幾句:“您的神勇無雙如今倒是天下皆知,不對,也不是天下皆知,還有傻子搶你風頭呢。”
常寧與康熙的關系不咋的,與兄長福全卻有幾分親近,與皇子相比,當然是自家兄長更親,在場也只有他能口無遮攔這個地步,也難怪被稱“桀驁不馴”。
大阿哥臉漲通紅。
他的確失策了,這一場戰役不止不會為他帶來多少軍心,可能還有影響,若非
裕親王把責任擔過去,他或許連進兵部都辦不到,還會被懲罰。
至于二阿哥胤祉,此時正在和塔娜聊天,他們見面的每一次都值得珍惜,兩人看似聊了眼無關緊要的事,實際上自有一套隱秘的交流手段,靠多年來的姐弟默契游戲。
雖然胤祉在榮憲公主帳中,其他人卻很難忽視他,畢竟只要有傷患,一但使用酒精,便會有人提到二阿哥。
于是他們很難不把大阿哥與二阿哥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