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春暖花開,應該可以去工部了吧,要知道這個只是副業
本作者愛小說的宅葉子提醒您清穿之賞花吃瓜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
副業懂嗎
胤祝那小子在工部混的風生水起,天天晚上拿論文出來饞他。
再者,大阿哥、納蘭明珠、張英、胤祁也在禁阿芙蓉一事上搞得轟轟烈烈,把胤祁放到末尾是因除去阿芙蓉基礎資料,他在這其中的參與度比較低。
不過他也不在意,主要是對這個不僅不感興趣,還心有余悸。
阿芙蓉查出來的東西越來越讓人震驚,尤其是江南官場與沿海地帶官場,癮君子是真的損害到大清的根基。
繼續下去,不敢想象。
或許在過二、三十年,連康熙也找不到辦法處理這個。
禁必須禁給朕禁
響鼓重錘。
朝廷頒布一系列命令,凡是吸阿芙蓉者,乃不孝不義不忠之人。
但考慮到他們之前也是被人蒙蔽,自首者坐牢三年,若戴罪立功,檢舉他人,強行戒毒后便可出獄,子孫三代不可入官;非自首者,雖他她殺的是自己,但以殺人罪或殺人未遂罪等同。
兜售阿芙蓉者,與叛國罪等同;兜售阿芙蓉外國商人,與謀逆同罪。
為了強調非,納蘭明珠建議在全國向百姓們展示非自首者的慘像,且關于阿芙蓉的種植與入藥,歸朝廷管控,違者,與兜售阿芙蓉罪同處。
這一系列嚴厲行動持續了相當長的時間,大阿哥坐鎮確實很有氣勢,在某些城市巡了一圈,便出來不少自首人士。
等步入正軌時,紅薯、土豆開始在多地有了第一批收獲,收獲頗豐,也正好解決多個貧困縣的口糧問題。
與此同時,實驗地的玉米也迎來收獲。
當初看玉米粒還不明白,但當朝臣門看見金黃色的嫩玉米時,終于真正明白為什么叫“玉米”,金燦燦的,好看極了。
皇室本來以皇為尊,玉米的味道又著實不錯,都不用費心推廣,康熙的一半皇莊已經打算把它當主作物之一,其他人紛紛效仿,還以能種為榮。
這大概九是顏值的力量。
且不論玉米的推廣,康熙趁著豐收的喜悅,打算來一次論功行賞,尤其是針對在這些事情中有不俗表現的皇子阿哥們。
而給皇子阿哥們最好的獎賞是什么當然是加官進爵。
康熙第一個賜封的是胤祉,他的紅薯土豆拯救無數百姓性命,這種功德不賞賜都說不過去,二阿哥胤祉晉升和碩彥郡王。
前世胤祉三十五年才被封誠親王,康熙四十八年晉為誠親王,封號是“誠”。
“誠”這個字的含義主要還是指品德上,前世胤祉大概還是靠的他對汗阿哥孝心以及汗阿瑪對他的偏心而獲得晉升,可能還有排序在前的緣故。
而現在,胤祉不僅提前晉升郡王,還被賜彥這個封號,“彥”字指德才兼備的人才,這個詞的寓意與期盼對于一個有野心的皇子來說,顯然更上一層。
除了胤祉晉升彥郡王外,大阿哥胤禔被封多羅貝勒,四阿哥胤禛、五阿哥胤祁、六阿哥胤祝被冊封固山貝子。
此外,納蘭明珠、李光地、麻勒吉、張英等臣子也過得大小不一的晉升或賞賜,而來自民間的紅薯發現人陳振龍也同樣被抬漢軍旗,并賜予爵位,惠及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