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爾丹見前來追兵人數并不算多,領頭又是熟人,便掉以輕心,判斷對方炮火不足,似乎可一戰,于是出兵追擊。
由于他的兵力現在更有限,不適合兵分多路,都在一起在對他來說更安全。
如此卻正中清軍算計。
費揚古率領的清軍從山上俯擊,弩銃迭發,前面的軍隊則以藤牌與拒馬木列自固,打他個措手不及。
不到兩刻鐘,便損失幾百人。
噶爾丹的反應也非常快,察覺出敗勢后,立馬又來他非常熟練地“三十六計走為上計”,靠三千兵力硬生生殺出一條血路來,帶著百余精兵第二次逃走。
費揚古與大阿哥乘勝追擊,盡量讓其不躲在遮掩方便的林子里。
與此此時,榮憲長公主的糧草軍也至,另一路的孫思克軍也與他們匯合,塔娜與胤祉甚至能夠通過望遠鏡看到彼此。
當然,噶爾丹的百余逃兵也一點點暴露在他們的視線。
三面夾擊,再有一座山。
機會已經擺在面前,塔娜、胤禔、胤祉都不想錯過,他們也沒有禮讓對方的想法,各憑本事。
三人率領精兵幾乎同時對噶爾丹同時進行夾道追擊。
因噶爾丹手上有鳥槍,活捉基本上不可能,而且他生性奸詐狡猾,上一次便假裝投降而逃跑,不講信用,這一次從沒想過與他進行任何口頭上的談判。
靠近一定距離后,遠程射擊。
噶爾丹猶如困獸之斗,在做最后的瘋狂掙扎,護衛的精兵越來越少,直到一支箭射中他的背部,無數的箭齊刷刷射向于他萬箭穿心,他睜著眼睛倒下。
噶爾丹一死,解決剩下幾個精兵也只是分分鐘的問題。
戰場一片熱烈歡呼,許多人高聲呼喊榮憲長公主、彥郡王、大貝勒。
塔娜、胤禔、胤祉的箭都有射中噶爾丹,還有其他人的箭。
但最先射中箭的卻是是塔娜,也不枉自她這些年在蒙古日夜勤練跑馬射箭,一日不落,速度和精準度讓胤禔胤祉竟也比不過她。
兩位將軍費揚古和孫思克向榮憲長公主、彥郡王、大貝勒道喜。
胤祉也對長姐拱手一禮,表示甘拜下風:“長姐真乃大清巴圖魯也。”
塔娜得意地眉毛一挑,拍了拍他的肩膀:“你也不耐嘛。”
胤祉假裝疼痛地揉了揉肩膀,被塔娜嫌棄地腳一踹。
兩人已經有心情玩笑斗嘴。
大阿哥胤禔還是有點不可置信,他竟然輸給長姐,一個女流之輩。
大戰至此結束。
費揚古與孫思克讓信使先快馬加鞭去中路報喜,同時原地清掃戰場,然后再北上與中路軍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