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瑜頷首“瑜謝過先生。”
李垚便也點了頭,讓她先行回去處理旁的事務。
溫瑜便這般開始在李垚那里學治國之道,李垚布下的課業極多,她時常累到昭白在邊上念書念著念著,她便聽得睡著了,每每應對李垚那近乎刁難的抽問,她雖險答上來了,卻還是常被李垚貶得一無是處。
不過三日,溫瑜便瘦了一大圈。
李垚的授學方式,非一般人所能承受,可她硬是撐了下來,身體累極之余,腦子里也再無暇想別的。值得欣慰的是面對諸多棘手事務,她再沒了從前的無從下手之感,能很快地梳理出一個處事章程來。
李洵每日都要向溫瑜呈報坪州和陶郡的諸多要緊事宜,溫瑜的進步,他是最能直觀感受到的,替溫瑜高興之余,又有些覺著李垚把溫瑜逼得太緊了。
這日他向溫瑜稟說陶郡郡守姚正卿不愿歸順之時,溫瑜疲憊得又一次聽睡著了。
李洵瞧著,便是一聲嘆息。
他輕手輕腳退了出去,同昭白知會一聲后,去尋了李垚。
他同李垚算是忘年交,私下說話沒那般多避諱,直言“大人待翁主,是否太苛刻了些”
他皺巴著張臉“您交與翁主的那些,哪是幾朝幾夕就能學完的”
李垚坐在菜畦里,侍弄地里的菜苗,道“本是沒指望她能學完的,老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我原是怕她浮躁,才在第一日故意加重課業,想先敲打她一二,哪料她雖學得吃力,卻真把那些東西啃完了。”
李垚目光變得悠遠“或許,她就是重興溫氏的那根苗子,但時局不等人,她的對手是裴頌,是魏岐山,還有南陳那位垂簾把持朝政多時的老王后。老夫予她喘息的余地,便是在把她往來日的的絕路上推。”
李洵聽得這些,又是一聲嘆息,知他也是為溫瑜好,道“罷了,晚些時候,我再向翁主稟說姚正卿不愿歸降一事吧。”
李垚知道此人,不甚在意道“此人有些才干,韶景元年被貶陶郡,他心向魏岐山,多是對大梁有怨。”
李
洵說“翁主也曾這般與臣說過,故先讓臣去勸說,他若不愿,翁主再親自前去規勸,多這一重臺階,也可讓他瞧見翁主的招賢之心。”
李垚聞言,卻從鼻子里哼聲道這個酸腐傲才的老東西,算盤倒是打得好,想給自己貼個被子瑜親自邀為座上賓的名聲,也不瞧瞧自個兒配不配
想看團子來襲寫的歸鸞第69章嗎請記住域名
他在菜畦旁的水桶里洗凈了手,起身道“老夫瞧瞧去”
溫瑜這一覺睡醒,便聽說姚正卿已同意歸順了。
她頗為意外,問了昭白才知,是李垚前去“說服”的,將人罵了個狗血淋頭,只差隔著牢房門,沒法指著姚正卿鼻子讓他觸柱謝罪去。
昭白顯然很高興,說“先前在南下的途中,對那些搖擺不定的謀臣,李大人也是這般狠顏厲色,罵得他們面紅耳赤,羞欲遁地。”
溫瑜揉揉額角,道“繼續替我念書吧,明早前若學不完這景順政訓的上篇,得被先生罵得羞欲遁地的,便該是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