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問施漫雨,她是怎么和神昭大帝認識時,從施漫雨的口中得知了當年蕭臨淵被人暗害進青樓的事。
當年她不忍一個好好的少年被人害成這樣,還要丟了性命,于是她出手救下蕭臨淵。
古古有模有樣的推了推眼鏡,很有學究的氣質。
我們來看一下史書上有關于這段是怎么描述的。
光幕上,泛黃的書頁徐徐展開,眾人清楚的看到其上的文字。
昭元一十三年,施漫雨獲宸帝封文師位,名入傳世閣,受永世香火供奉。
御史相墨問及其與宸帝相遇,施漫雨答曰“吾居青樓中時,巧遇陛下少時被歹人所害,迷暈送入青樓,險遭侵害。言要斷開舌手,吾不忍,遂出手相救。”
后面便是施漫雨和蕭臨淵在青樓中相處的日常和后來施漫雨的自身經歷。
這個所有人都已經知道了。
書中的宸帝,自然是指那時已經登基的蕭臨淵。
看完那一段文字記述,他們已然明白視頻中的劇情確實跟史書記載上相差無幾,有人開始思索起五皇子的死來。
大家看到這幾個關鍵詞匯,有沒有想起什么來
古古神秘的笑著提醒神昭大帝當年若不是蒙施漫雨所救,是不是下場就和五皇子蕭琿差不多了
聰明的人早將五皇子的死和蕭臨淵被害之事串連在了一起,對這其中的因果關系也有所猜測,不然天下哪有這么巧的事
同樣是斷舌斷手。當初害蕭臨淵之人,想要他被人糟踐,余生爛在青樓里生不如死;后來五皇子蕭琿死時呢他清醒的看著自己一步一步邁上死亡,卻無能為力,最后也被人斷舌斷手。這過程中的恐懼怕是不比生不如死好多少吧
這像不像是一報還一報
古古納罕,語氣是越發的疑問,在故意勾起人的好奇心,怎么就這么巧呢被害的手段一模一樣,還都是在一家青樓里除此之外,蕭臨淵逃過一劫為什么還選擇繼續待在那家青樓,他為什么不跑還是說,他其實是在蟄伏,等待機會報仇
五皇子蕭琿死的時機也正正好。正好那時,他的保護傘太子正和二皇子忙著兵斗爭皇位,根本就分不出多余的心思管五皇子跑去了哪里。
等到太子一倒,五皇子也就無人相護了,二皇子忙著準備登基,更不會有閑心去查一個支持太子的皇弟死因,最后自然是草草結案。
全大宸都無人在意這位五皇子的死因了,于是,這位五皇子的死也就被定義成了馬上瘋,這死法兒確實難看,也難怪遭后世諸人笑話了千年。
據說,后來這個刑罰還被大宸第十幾代的皇帝用在了刑獄當中。也就是說,后來每有一個被執行這種刑罰的人,就要有人想起第一個死在這種刑罰手段下的五皇子蕭琿。
死了還要被人不斷拖出來嘲笑,真是太慘了,也不知蕭琿在得知自己的死法后,會不會后悔自己曾經欺辱過咱陛下
五皇子府
蕭琿此刻已經是抖如篩糠,臉色又青又白。
別說了,快別說了
“是蕭臨淵,一定是他”
就是他下的毒手
五皇子心神俱顫,又懼又怕,還有最深處涌起的懼恨,他只知道自己死的難看,卻想不起來古古話里話外懷疑是他命人將蕭臨淵丟進青樓中的事。
就在這時,他猛的想起昨天的事來。
昨天,在紫宸殿外,他是不是還推了蕭臨淵一下
完了自己不會要被記恨上了吧
很多人都覺得五皇子蕭琿的死,是蕭臨淵的報復。但其實,歷史上根本沒有留下直接證據表明一定是他動的手。只是看過那段歷史人,都這樣覺得罷了。
古古思索著腦海中的記憶,分析。
施漫雨怎么知道美人恩之刑的她好像說出了事實真相,但又好像什么都沒說,所以這也是為什么御史會用諱莫如深這四個字來總結了。
五皇子蕭琿的死,還有很多的謎團令人費解,讓很多人都想不通其中原因。
比如,第一個問題“蕭臨淵是怎么把五皇子給綁進青樓的還是在不驚動任何人的情況下,直到五皇子死后才有人找過來”
那可是一個皇子啊,身邊的仆人侍衛不少吧就這么輕易的把人給弄出來了
實在令人不解。
古古疑惑的皺眉,吐出一口氣。
第二個問題如果五皇子的死是蕭臨淵動的手,那他挑這個時機下手,是因為正好料到太子這時候顧不上五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