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古笑意不減,用著夸張的語調打趣。
不能夠吧就這還要猶豫
好不容易才當上的官誒,不過是自己去辦個新戶、從那本族譜中辟個分支就能解決的事兒,所有人還是一個祖宗,不至于有人這么拎不清吧
光幕下,不少人彼此張望,都在猶疑不定。
這確實是個解決辦法,好像也沒什么大的影響。
但也有人怒極,仰天大罵。
“小人蕭臨淵竟想出此等陰毒至極的法子”
“這就是離間用來離間我等親人同族間骨肉親情的毒計啊”
“此人就不該出生陛下當年怎不結果了他”
天上,古古笑了,接著話風一變,得意的不行。
哈哈,要真這么想,那你就中計了。這恰恰就是神昭大帝立這兩項古怪的新法的真正目的。
他攤手,笑得眉眼彎彎,都自已當家作主、另立門戶了,誰還想和別人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啊還事事都聽家主的,旁系總要忍受嫡系給的窩囊氣,嫡系又總要顧念族老的想法,有時候自己想干個什么事兒都不成。
一大家子擠在一個屋檐下,抬頭不見低頭見,人一多,矛盾就不會少,只要嘗到自己當家作主的滋味,就不會還有人想要過回一大家族人擠一塊地方生活的日子,每天吃著固定的飯菜,每月用例有數,時刻有人盯有人管,這樣的日子好過嗎
反正古古是一天也受不了這樣的生活。
離的遠了,同族親情自然淡泊。過個幾十年,你看住的遠了的人還會和另一同族的人家聯系嗎
就算還記得對方,但若是等過個百十來年呢
他們的子孫后代間還剩多少同族親情
世家大族族中人多,個個好像親如一家、有著堅不可摧的親緣關系,但人都有利益之爭、感情冷暖的變化。從根本上淡化他們親如一家的思想,斬斷他們的關系,他們間也就無從聯合,自然也成不了威脅國家的勢力。
在諸多世家中人臉色凝重氣的頭頂冒煙的時候,古古還舉了個生動形象的例子。
比如有一天,一個男人突然找上你,說他是你的某個表侄兒,讓你出面幫他擺平個什么事,這個事情呢又剛好在你能力范圍內。
你一想,哦,原來他是我表侄啊那這忙肯定要幫
再一問,你是我的哪個表侄啊他說,我是你曾曾曾曾祖父的兒子的小女兒的侄女的大女兒的兒子的兒子啊
古古剛還笑呢,轉眼就一副嫌棄的不行的嘴臉,你可走遠點吧你什么大女兒小女兒,我連我曾祖父的面都沒見過,誰知道你是不是冒充的啊
古古損的很,這一段演完直接逗的無數人哄堂大笑,又叫無數人氣的哇哇大叫。
皇宮里,就連跪在宮墻下的二皇子也忍不住大笑出聲,拍手稱絕。
“妙妙啊是比本殿高明”
說到這兒,古古又額外說了一嘴,笑的像只狐貍,而且,自立門戶、脫離家族關系對個人也有好處。在這兒,說一個經典的案例。
景德年間,有一個男子的妻子被自己族中子弟欺辱,族中當家作主的家主不僅不主持公道,還偏幫嫡系子弟,對他妻子出言不善。
于是此人氣不過便帶著寡母和妻子自請出族、另立新戶,當時所有人都對他冷嘲熱諷,說他不孝,說他和族里關系鬧僵今后怕是完了。
可結果呢古古微抬下巴,顯得有幾分得意,哼哼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