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九皇子外,其他幾位尚還活著的皇子皆落入他的圈套。他要他們成為亂臣賊子,然后,名正言順的帶著他這些不安分的兄弟一起下地獄。
滿京都再無一人喧嘩,連大點兒的吵鬧之聲都沒有,京都中的各個皇子更是安靜到了極點。
他們不敢相信,蕭懷竟能如此孤注一擲,不惜犧牲自己也要做到這個份兒上
他瘋了嗎
這還是他們認識的那個蕭懷嗎還是那個待人溫和的不行的六皇子嗎
其余諸王叛亂之后,蕭臨淵秘密帶兵直入皇城,平息了這場諸王叛亂,成了最大的功臣,繼大宸皇帝位。
而息帝,在留下三道圣旨后,便自此背負罵名。自刎,以謝蒼生。
古古說完,留下一段時間給觀眾們消化。
他的神情是肅穆而莊嚴的。
他說息帝留下的三道旨意,其中第一件便是傳位給蕭臨淵為帝;第二,收回南宮家兵權,南宮靖柔太后之位永不可廢;第三,誅殺所有在位潘王;
這其中,自然也包括他的親弟弟。
“嘩”
“六皇子這是恨上了九皇子”有人驚訝。
但也有人并不意外,嗤笑一聲說道“他因九皇子才落得這個地步,要是換你,你恨不恨”
可別說了,他們可不想有這么個弟弟。
聞言,眾人臉色均是拉下來,就像是吃了那什么一樣。
大宸響起無數嘩然和議論之聲,但只有少數人明白蕭懷這么做的用意。
九皇子卻只感覺此刻渾身的血液都已冰涼,整個人像塊木頭一樣直愣愣的杵在原地,不敢置信,深受打擊。
好在古古接下來的解釋,拯救了他的理智。
此舉相當于是殺掉所有景德帝還在世的子嗣啊,只有神昭大帝一個例外,難道他就不怕去了地下會被他的父皇罵死嗎
對于息帝這道旨意的用意,后世無數史學家是這樣理解的
首先,他知道自己中毒肯定是因為他弟弟,雖然可能也許不是他動的手,但必然也跟他逃不脫關系;且南宮家勢大,手里有兵權,宮里還有一個南宮太后在,九皇子對于蕭臨淵的皇位總是一個潛在的威脅,所以得拔除掉。
而最有可能下毒的人一定就藏在剩余幾個皇子之中。息帝無法查出真兇,那就干脆全殺了,反正他的這些兄弟也個個都不安分,早點搞死也能避免很多麻煩。
可能息帝當時也是怕了吧你想啊,真兇不明,要是在他之后,如果蕭臨淵再出了事,那大宸真的就無以為繼了
世人談起蕭懷總覺得他是個品行溫和、好說話的翩翩君子,但別忘了,君子不是傻子,坐上皇位就得干一個皇帝該干的事兒古古義正言辭,字字鏗鏘。
所以我想,這才是蕭懷死前,要拉上所有他幾個兄弟墊背的原因。
這一番信息量巨大的話,若是腦子轉的不夠快的人恐怕此刻還在呆滯和愣神,但更多的人已經能夠理解蕭懷為什么這么做了。
傷感、哀嘆,沉默無言是此刻的大宸。
蕭懷其實無愧為一個真正的帝王,只是,他沒有選擇,沒有時間,他能做的有限。
可他最后的謚號竟只是一個息字,怎么不令人扼腕啊。
正當眾人感傷之際,古古又道出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