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古一直以來說的御史不是相墨嗎既是父子,那這相白莫非就是那相墨之子
一黑一白一群人心里思索著,對父子一人的身份仍是未猜到,概因朝中御史沒一個是姓相的,這屬實是讓他們有些疑惑。
這相墨到底在哪兒,是誰啊
光幕上,說了這么久柳文正這個人,接下來該說說他的成就了,古古咳了咳,總算是盡數收斂了笑意。
是不是有很多人好奇柳章章這個名字是怎么來的
現在咱們就來揭秘了啊。
咱們也知道,前期呢神昭大帝字寫的不美觀,但朝臣們呈上來的奏章總要批復吧,于是,在又被人拿字出來說道的時候,神昭大帝想了個妙招,不僅能很好的解決這個字跡美觀問題,還大大的提高處理奏章的效率。
緊接著,眾人就見古古從桌上拿起一枚印章,沾了印泥,然后就這么印在一張白紙上。
鏡頭對準他的桌子和手,眾人的注意力第一時間全被他手下那張光潔雪白的紙所吸引。
“這是什么紙”
“這也太白了吧”
無數人驚訝。
直到古古發言,討論聲才被拉回正題。
大家看,印章既能起到印證身份的作用,那為什么不能用來印別的字呢
瞬間,無數人茅塞頓開,也懂了古古說的妙招是指什么了。
古古一邊說著,一邊將手上的紙和印章放好,當時啊,各地官員呈上來的奏章也不全是有正事的,有些小事兒其實壓根就不必上報皇帝,但有些官員想在皇帝面前突出個存在感,怕自己被遺忘,所以沒什么大事也要寫個長篇大論來給皇帝看。
最后看完還要費心思理解他到底寫的個什么事兒古古不解又無語,一嘆,你說這不是浪費皇帝時間和精力嗎
所以對于這類不重要的奏章呢,神昭大帝向來只回復三個字知道了。
往往一堆公文,回復最多的也是這三個字。
于是,為了節省時間和提高效率,神昭大帝干脆就套用了柳文正的字,偷偷命人照著他的字跡雕刻成印章。然后看到這類公文,他啪的一下,一個印章按下去就處理完了,完全不用苦哈哈的寫字,還省了寫字的時間,多省事兒啊。
古古完全持贊成態度。
柳文正
景德帝
諸大臣
這發展,是他們沒想到的。
但是這完全就是想偷懶和避免別人說他寫字不好看吧
古古又接著道并且在知道了印章后,還陸續出現了重寫、看不懂、同意、不予采納等各種印章,堪稱五花八門。
柳文正額角青筋直突突的跳,完全不想說話,這真是將好的不學學壞的的本事發揮到了極致什么旁門左道都出來了。
這些印
章有的已經被找到,在博物館被收藏和展覽的就有一十種之多,真正歷史上還不知有多少。哈哈哈,我都能想象到,每次神昭大帝處理公務都在桌上將印章擺成一列,然后擼起袖子發奮蓋章的場景了,簡直笑死我了有沒有。
你別說,你還真別說,這畫面感一下子就來了。
不少人開始嘴角抽搐。
柳文正更是無奈長嘆,扶額,“我之過矣。”
但印上去的和寫上去的字還是不一樣的,再說那么多份公文上的字跡都一樣,于是很快就被人覺察不對。
然后他們就發現,這奏章上的字和柳文正的是一模一樣當時就有朝臣因此事參了柳文正一個大不敬的罪,更有甚者,說他越過皇帝代辦公文。
這一頂黑鍋扣下來,柳文正就小命不保了呀,于是神昭大帝不得不澄清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