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文無第一,武無第一。歷史中,可稱文圣者,寥寥可數。
但能被人稱為文圣之人,一定是有著非凡成就。
說完神昭大帝的第一任老師柳尚,接下來我們來詳細說說他的第三位老師元鴻。
他也是唯一一個被神昭大帝親封文圣的男人,看他又有著怎樣的偉大事跡
正式開始之前,古古抓緊時間喝口水潤潤嗓子,又看了看電腦屏幕右下角的時間,已經開播一個小時,今天再講一個多小時就可以結束了。
因此他沒有耽擱,整理了一下語言就開始。
底下聆聽的眾人嚴陣以待,認真的不能再認真。
他們都想知道,為什么元鴻能被稱為文圣,擁有這個文人畢生追求的最高稱號。
文圣元鴻,生于慶安一十九年,出身自徐州的一個舊世家貴族,世代書香門第,祖上曾出過三任公卿,才子能人無數。可惜到了他這一代,家中讀書有天賦的只出了他這么一個好苗子,其他人的才干就很一般。
光幕外,徐州元家的族長和族老幾人紛紛垂頭嘆氣,可不是嗎,對這一點他們亦是多有遺憾。
可惜就算是元鴻,一想到他當年做出的事,他們更想嘆氣了。
愁,實在是愁啊。
古古就好像知道他們心底為什么愁一樣,開始笑的別有深意。
元鴻大抵明白自己的那些陳年往事是瞞不住了,無奈一笑。
罷了,惹人笑話就笑話罷,反正笑笑也就過去了,并非什么不可公之于眾之事,順其自然吧。
但元鴻這個好苗子的形容,可不同于柳尚這種人們印象里的天才。相反,他小時候其實在讀書這方面的天賦也就平平。
但他小時候也是有過一鳴驚人的時候的,是因為什么事呢
古古嘿嘿笑的可樂極了,津津有味的樂道別看歷史上記載的元鴻是個慈祥又和藹的老人家,但他小時候那可是能干出火燒老師胡子的熊孩子
包括他青年時外出云游時,路見不平,拔劍狂追歹徒百里也要將其繩之以法的事可沒少干整個一熱血青年。
一番話落,好幾人呆立當場。
景德帝半臥著躺在內監搬來的軟榻上,像笑又不像是笑,眼神陰鷙,“孤竟不知,元老先生年輕時竟有如此風采”
他眼底的冰冷是對蕭臨淵的不滿,還有對光幕上古古的氣憤。
因此,此刻的心情很不好,只要是支持蕭臨淵的那就是跟他作對。
所以聽見古古夸元鴻,就開始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暗惻惻嘲諷了。
但要數吃驚,還是現在元鴻書院里的那些學生和弟子。
聽見這話,他們面上或多或少都露出驚詫之色。
一個個不敢置信,這是他們老師
坐在元鴻左側的大弟子收回臉上的驚訝,轉頭看向元鴻,卻見后者笑
呵呵的沒有否認,神情淡定自若。
“沒想老夫年少時的窘事竟也被御史寫進了史書當中吶。”還寫的這么詳細。
這就是變相的承認了古古說的,不是假話。
底下一眾弟子聽的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