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帝尚在胎中時便已知曉世事,其母慧妃欲絕生機,帝危于腹中,感其母死后,迫不得已自救誕生于世。
先帝誤以其之生害得生母血崩而逝,遂遷怒之,恨將其摔亡。后為慧妃貼身宮婢勸止,一念之慈,終留大帝一線生機。
后賜名,蕭臨淵,咒其一生悲苦,永臨深淵。
古古看著手里翻譯成白話文的歷史資料,念誦著上面的文字,低沉而緩慢的嗓音一點點將光幕外的人思緒拉回。
此時的人們尚沉浸在蕭臨淵當年出生的真相里,震撼和驚愕的久久不能回神。
世上無人能想到,日后貴為神昭大帝的蕭臨淵,竟連出生都如此艱難。
世上會有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嗎
看看神昭大帝看看那個十一皇子。
“生而知之,世上還當真有如此天才”
有人不可置信,以為自己聽到了天方夜譚。
可若是假的,蕭臨淵又是從何知曉當年自己母親生他時的情況
總不會是白芷蠢到自己告訴他真相吧
那豈不是在找死
沒人會跟自己的命過不去。
相墨死后隨帝葬于神昭帝陵,他的這些散記也被他的后人悄悄放進他的棺材帶進陵墓。
有人注意到了古古此處的量詞,這些
這些是指多少
一些人心里發涼。
正史上,無數人好奇和疑惑神昭大帝為何不親近自己的母家,還有人說他不孝。
但也是到了近代,若不是我們的考古學家們大膽開棺尋找和研究當年的歷史真相,發現這本散記,怕是我們也不能了解其中真相,更不敢信歷史上的神昭大帝是個生而知之的天才
這樣的人,我真的一直以為是傳說里才有的人物,沒想到歷史上還真有真人、真事兒。
還記得這本散記中所記載的內容被公之于眾的時候,古古心里的震撼啊,那叫一個記憶猶新。
他感嘆,以前不知道神昭大帝記得自己未出生前的事還好,后來知道了,反而更加同情我那素未謀面的老祖宗了。
文圣元鴻曾有一次與神昭大帝的對話中說道人生時渾噩,于世事中成長,看破諸事難,要做到糊涂渡世更難。
帝笑而不答,其人不明其意。
古古心痛,現在再回過頭來想想,當時神昭大帝為什么不答
因為他從出生時起就被迫清醒的活著,此后更是難能做到糊涂,不然你告訴他,他要怎么做到忘記自己是還未出世就要被母親殺害的孩子
周圍宮人一陣沉默,均用一種同情和可憐的眼神望向話題中心的人物。
包括柳尚
他此時也不知該說什么好。
先前蕭臨淵問他知不知道有生而知之的事情時,他以為這只是對方逃避和不想讀書找的
借口,現在想來
“殿下,有些事不若早忘的好,早些放下,對自己也有好處。”
出生父母不喜,甚至是怨恨于他,后冷宮磋磨十幾年,多少人能受得了這份苦難
也怨不得蕭臨淵如今消極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