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宮舒華一統北疆后,神昭大帝因她功勛卓著,曾兩次為她封王被拒。
后來還是南宮太后詔她回朝,神昭大帝趁機給她封王,她不得不受,于是才成了北梟王。可也就是這次回去,她再也沒能回到北疆,回到她叱咤風云的戰場,她死在了親人的陰謀之下。
憶起這個偉大的傳奇女性,古古發出一聲喟嘆,北梟王啊,那是從古至今多少女性的偶像,她的死叫人嘆息,叫人不值,又叫人憤慨。
古古長長的呼出一口氣,若無大宸十大憾事之四息王之死,又何來大宸十大憾事之七北疆萬里雪,難敵親人刀。
一字一句,語氣分外沉重。
所以息帝的死為什么遺憾,因為他的死是很多人悲劇的起因,是造成無數人死亡的導火索。
然接下來發生的事才是讓北梟王這個人物蒙上更深一層悲彩的原因,也是南宮舒華此生的結局。
昭元十一年,南宮太后傳信南宮舒華,讓她回朝,用的理由是什么史書上沒寫,但南宮舒華聽話回去了。
可這其實是針對她設下的一場必殺之局
當時神昭大帝登基已有十年,后宮空蕩蕩,不立后,不娶妃,也一直沒有自己的子嗣,朝野上下是急的團團轉。
也就在這時,如果南宮太后告訴南宮舒華,蕭懷尚有一子還在人世,并且這個兒子還剛與人有了一子,讓她親自前往秘密將人尋回。
古古先是壓低聲音,很有神秘韻味,接著感嘆,你看,這不就一下解決了神昭大帝的子嗣問題嗎
這個孩子的出現就是一場及時雨啊
你想想看,蕭懷與南宮舒華間兄妹感情深厚,聽到這事雖說震驚,但她會不去嗎
那可是從前最疼愛她的表兄遺留的唯一血脈,派誰去接人都沒有南宮舒華自己去能更讓她安心。
于公于私,她都會去。可去了之后,那天發生了什么,除了北梟王和死在當天的連后,誰也不知道,那天活著回來的人里除了北梟王,只有一個被她帶回去的男嬰。
古古表情嚴肅,明確指出,沒錯,這個男嬰的真實身份其實是息帝之孫,也就是后來的璟和太子。
當天南宮舒華帶著孩子回宮,這個秘密就這樣被相墨清楚的記了下來,且在記載的最后,還留下一句他對后世想要翻看此段歷史的人的勸告,息帝遺脈之秘,不可對人言,是為禁秘。
可見,這個秘密在當時外人是不知曉的。古古特地聲明,他們后世之人不也是通過神昭皇陵里相墨的史書記載才得知這個秘密的嗎,也是因為這個秘密的揭曉,使得他們一同看清了其他幾個謎團。
比如北梟王為什么會死死于何種原因還有璟和太子的身世。
說一半兒,古古卻停下來認真思考了幾秒后,皺眉糾正自己的前言,不,主播想了想,這個秘密或許也不能說是無人知曉。至少南宮太后、北梟王還有神昭大帝,還有那么兩個朝中高層人員,比如謝無念,他想必是知道的。
但之后,當璟和太子長大后的相貌和息帝越來越像后,恐怕這個秘密就瞞不過朝中之人的眼睛了。史書有記,長大后的璟和太子可謂是跟息帝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通過流傳下來的畫像對比,兩人至少有七分像。
古古嘆了口氣,語氣轉為無奈,所以你說,這個秘密到了后期哪怕神昭大帝有心想瞞,我想也瞞不過其他人的眼睛。但為什么沒人糾正璟和太子的出身呢,因為
我想,最大的原因,還是該歸結為一條,神昭大帝沒有自己的孩子。且,他打下的江山總要有人來繼承吧。
別人不瞎,也不傻,璟和太子和蕭臨淵長的不像,反倒和息帝長的像極了,蕭臨淵說是他自己不久前出宮時和民間一女子生的,但誰知道到底是不是真的有這么個人呢
至少,按蕭臨淵那一慣不近女色的做派來看,古古覺得不像,那些能在朝堂上占得一席之地的人自然也不是個傻子,他們又能對蕭臨淵信幾分呢
所以,大家都在演戲而已,看破不說破。
昭元十一年,神昭大帝當朝宣布,北梟王尋回他遺留在民間的嫡親血脈,是為有功,大加封賞了南宮舒華。
可南宮舒華去接人的那天,到底發生了什么她明明都平安活著回來了,最后又是為何在將孩子帶回后的第三天自焚而死呢
古古嘆氣,關于那天發生的事,并沒有留下一個明確記載,只是后世史學家們根據史書上其他人在此事上作出的反應和記載,對北梟王之死的整個事件有了一個大體的推測。
下面,通過主播剪輯的人物視頻,讓我們走進南宮舒華的一生。
“舒華,可惜你不是男兒身,縱使天生神力,亦無用武之地。”
“阿爹,我長大了不能隨你一起上戰場嗎”
茫茫雪原上,扎著個小發髻,裹著厚厚的冬衣的小姑娘坐在一身盔甲的父親身前,兩人共乘一騎,坐在高頭大馬上的男人眺望著面前白茫茫一片的雪原,語氣沉重而滄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