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卷泛著黃,可并不影響人們看清楚畫中之景。
畫中有很多人,一眼看去,多到數不過來,他們排成一條長龍,每個人都在忙碌著,有男人,有女人,還有老人和小孩的身影穿梭在其間,他們大多粗布麻衣。有提著水桶的,將桶遞至隊伍中下一個人,或有人駕著牛車行駛在路上,牛車后面的車板上是立起的高高大大的圓木桶,足有人高,因路面不平,走著走著桶邊還有少許的水花濺出來。
隊伍邊上有人拿著掛著彩布的樹枝在揮舞,像是在指揮進度,還有人站在隊伍旁邊,維持秩序的。
繪畫之人,畫技實在高超,不但將他們的神情面容描繪的清晰各異,甚至連他們中人額頭上的汗珠都畫了出來。
這就是甘宜之的百里送水圖,也是對歷史中這一事件最切實有效的證明。
并且,在甘宜之畫這一幅畫時,還有一番問答,被相墨后來知曉后,也隨畫一同載入史冊。
歷史上,當甘宜之聽說并州百姓傳水入戰場之事后,他親赴現場,在看到這一真實場景后,他心中不禁大受震撼,于是便隨機拉了一個送水的男人,問他,是誰讓你們用這種法子,運水去沙蕪的
男子答道無人,吾等聽聞前方戰事缺水,于是便想出此法將水送去。
甘宜之不解,又問你們可知,此地離戰場足有數百里遠,你們送水過去也是杯水車薪。
此時另有一百姓聞言問,當真遠極
甘宜之聞言卻更疑惑你們難道不知道沙蕪距此足有數百里之遠否
也就是在這時,幾個百姓的回答叫甘宜之心生震撼,再也說不出一句話來,只顧提筆作畫,想將這一幕永遠的保存在畫卷上。
他們答說吾等未曾聽聞沙蕪,只知陛下于極西之地交戰,缺少水源,遂與鄉親鄰里結隊相送之。
生活在大宸最底層的百姓們,他們當中,也許有人還不知道他們的陛下正在和誰打仗,為什么要打更有人甚至可能還沒聽說過神種的。但是,當聽說蕭臨淵打仗時缺水,他們卻能自發組織起來去支援,這是怎樣一份信任。
古古喟嘆,在神昭大帝之前,可有哪一朝、哪一代有人能得百姓如此相待
沒有。
大宸無數人心中又熱又漲,眼中亦是濕潤,亦有人沉默不知所言。
睜開眼睛看看吧,歷史上,在他提出科舉制和女子亦可為官時,有人罵他;他欲著天下大典、重整百家典籍,統一文字和語言時,還是有人罵他
古古眼眶微紅,深吸了一口氣,穩住聲線,重新說下去,他們說他是暴君,說他昏庸,說他一意孤行,剛愎自用,枉為一國之主這一罵,至他死后百年,還有人在向他潑臟水
要是歷史上那些人還活著,我非得拉他們出來,讓他們好好看看
看看到底什么才是民之所向看看什么才是百姓心中真正所愿
再沒有比這一幅畫更有力的證據,再沒有比這份上百里的送水之路更難能可貴的存在;
這一刻,無論是朝中百官,還是普通百姓,皆心中震顫不已。
你們可知九州通渠為何而建
古古嗓音微啞,水務大臣江利,在看到這幕百姓運水的場景后,一生致力于修建九州通渠,他要讓大宸各州、各地再不至于無水可用,運輸不再單靠人力,而是能借助水力之便。
你們又可知,天公荊越的雙腿因何而斷
大宸眾人聚精會神的聽著,這一刻,無數人早已放下手上在做的事。
因為這場封神之戰,與大宸所有人都有關聯,且息息相關。
之前咱們說過,財神金萬來發現的那個石油礦,在封神之戰里,起到決定性勝利的關鍵
而神種它雖然繁殖能力強,但是它怕火石油便是最佳的助燃材料。
古古說完這話,無意中看到評論區有人問他,石油在哪兒,長什么模樣
他心里無語了一下,心頭的認真嚴肅也被沖淡了幾分,隨口報出了歷史地址,史書上只記載說,這石油礦在并州嫨城,往東三十里遠。但要是換成現代地圖來看,主播也只能推測出個大概位置,精確不到哪座山或是哪個村兒啊。
他聲明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