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一身白色武服,手提長劍。這人正是峨邊縣的刺客——魚令徽。
他在門口站了一會,環視大廳之后才大步上了二樓,徑直走向走廊最末端的房間,卻不是李秉進入的那間。
推開門,映入眼簾的便是一個白衣文士坐在桌前,他手里翻著書,看的饒有興味,微微發笑。這人正是三皇子——李述。
李述見有人進來,也抬頭望了一眼,認出這人之后,便又繼續翻書:“比我想的早了一個時辰,我原本以為你天黑之后才會到的。令徽,事情怎么樣了?”
魚令徽走上前,抱拳道:“都已經安排妥當了,此刻邏些城(今拉薩)已經傳遍他們二殿下遇害的消息,相信牟如贊普也已經知道了,屬下留了幾人繼續監視,一旦有兵馬響動便會來報。”
李述又翻了一頁:“坐下吧,來去這么累,別站著了。”說完放下書,端起茶杯,品了口茶:“事情辦的不錯!可是你有想過為什么要引吐蕃兵來打我大唐國土么?”
魚令徽一臉嚴肅,抱拳說道:“公子讓屬下做什么,屬下便做什么,屬下為公子辦事,不問緣由,只聽吩咐。”
李述聞言,微微一笑:“若是我的殺手,這樣想便對了。但若是我的左膀右臂,我希望還是智勇雙全的好。你且說說你的想法吧。”
魚令徽咽了口水:“屬下才疏學淺,難以猜到公子的謀略,說的不對,還請公子見諒。”
“屬下聽聞,東川節度使這兩年招兵買馬,實力已日益壯大,前些日子又開始拉攏江湖門派,似乎有進攻關內道的打算,難保以后會對朝廷不利。公子先傳消息到吐蕃,是想引他們先取益州,再攻東川。益州現在雖然依舊是朝廷領地,但被吐蕃東川兩邊夾擊,怕是堅持不了多久,不如當成個餌,讓他們拼個兩敗俱傷。另外,吐蕃也一直對甘州肅州圖謀不軌,如果他們派兵南下,正好解了甘肅之危。”
李述聽得略微點頭,端起茶壺給魚令徽倒了一杯茶:“倘若我再告訴你,蜀風商會的姜承乾也是我殺的,這作何解?”
魚令徽看著李述給他倒茶,連忙雙手捧起
(本章未完,請翻頁)
茶杯,端在壺口處接著。等李述倒完,他一口也沒敢喝,只是把茶杯捧在手里:“屬下雖然愚鈍,但是聽聞此消息時,便已經猜到大致是公子的手筆。”
李述也不吃驚,聽他繼續說道:“吐蕃若攻打東川,雖然一定會拼的兩敗俱傷,但終究是吐蕃強,東川弱。時間一長,東川便不保了。到時候不僅丟了益州,還讓吐蕃占據了東川的漢州天險,日后我大唐再想收復失地就更加困難了。環顧普天之下,能加入這場紛爭,讓兩邊既斗個你死我活,又不會讓任何一方坐大的勢力,便只有江湖綠林了。”
“唯一的問題便是,江湖派系繁雜,結構松散,難以指揮。巴蜀地區雖然門派眾多,但在江湖上能說得上話的,就只有蜀風商會一家。公子是想挑個由頭,讓江湖中人參與進來。”
魚令徽說完,似乎有些興奮,拿起杯子,細呷一口,卻聽李述說道:“就這些么?別的呢?”
他原本以為自己猜的全中,已得到公子賞識。不料公子此言一出,自己卻再說不上什么想法來,連忙搜腸刮肚半天,頭上已滴出汗來。思索頃刻,忽的猛拍大腿:“是了!蜀風商會能號令的人,大多為利所驅,這些人多半已經投到各個節度使帳下。此番混戰,雖失了益州,但不僅守了甘肅,讓東川和吐蕃拼個兩敗俱傷,還借機削弱了其他節度使的勢力,一箭四雕,屬下佩服之極。”
李述看著他,微微點了點頭:“能想到這層,已經不易,但是……還有呢?”說完,便意味深長盯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