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西明藏經塔”正是魏澤的父親——長安永達堂堂主——為了彌補李秉四人年少犯錯,捐了銀子重修的。
這塔樓頂層,如來金像之前,兩人面對面,坐在蒲團上,伏在一卷云桌前,奮筆抄經。
年長些那人,不抬頭,淡淡道:“你這么邊玩邊抄,那本《華嚴五教止觀》到天黑抄不完。”這人正是吐蕃佛家第三宗——昭宗宗主‘尼朗茨旦’。
年少的這人,就是吐蕃皇子——小喇嘛格桑玉扎。
他停下扣指甲的手:“藏文梵文,我都不想抄,更何況這些唐字,難寫死了!”說完,他活動活動手腕,站起身,這半丈見方的地方,憋的難受,干脆打了兩拳,活動筋骨。
他打的這拳,正是密宗不傳絕學《七十二天上天印》。
兩拳打完,他又看著眼前的如來金身的手勢,學著比劃起來:“你說這唐佛,和吐蕃佛的樣子確實差了很多。可細看又覺得,他們佛像的手印,和七十二天上天印也很契合。”
尼朗茨旦還是不抬頭,手上的筆寫的飛快。他是真的很珍惜在西明寺抄經的時間。
“你只練武,不學經,自然不能很好的體會其中的奧秘。天上天印,本來就源自佛門‘諸天八部’護法終神,每部取九種手印,一共組成這七十二印。八部護法常在如來座前聽法,其中自然也有關聯。”
所謂諸天八部,便是佛門傳教時,護法神的統稱。
首部:天眾,是所有護法神中的領袖。“天眾九印”氣勢浩大,其中格桑玉扎曾經在蜀中用過的“渾天印”便是“天眾手印”第一式,也是整個七十二印的起勢。
二部:那伽,是水神,人面蛇身,擅使三叉長戟。“那伽九印”便是水相印,可控水造浪,興云降雨。第一式,便是“翻濤印”,湖面之上,無風起浪。
三部:夜叉,是火神,渾身赤紅,擅長使長叉。“夜叉九印”則是火相印,可控火,甚至以真氣為本,產生
(本章未完,請翻頁)
無源之火。第一式“焚寂印”,可引燃物料,亦可增大火勢。
四部:乾闥婆,是縹緲之神,掌控聲音和香味,無處不在。“乾達婆九印”,便是化身印,多為虛幻招式。第一式“梵啼印”便能擾亂人的心神。
五部:阿修羅,是武力之神,喜爭強好勝。“阿修羅九印”,最是剛猛,施展出來,往往不及自身后果,力求克敵。格桑玉扎曾經用的“滅世印”就是阿修羅的起式。
六部:迦樓羅,是風雷之神,本尊是金翅大鵬鳥。“迦樓羅九印”,可呼喚風暴雷霆。“扶風印”“滾雷印”為最初兩招,互為補益。
七部:緊那羅,是舞蹈之神,面目身形皆似人,卻頭有一角。“緊那羅九印”,則是身法輕功之印,“曼珠印”是首招,施展起來,可變換身法,難以捉摸。
尾部:摩呼羅迦,是地蟒神,人形蛇首,行動笨拙,卻有一身鋼筋鐵骨。“摩呼羅迦九印”,則主格擋防御。“厚土印”為初招,能局部強化肌骨,徒手接白刃。
八部各司其職,又渾然一體。這七十二天上天印,自成體系,無所不包。
格桑玉扎對著如來像,又打了“阿修羅九印”中的前三印:“滅世印”“混沌印”“?剎印”,問道:“明明覺得我的性格和阿修羅九印很契合,可練了這么久,也只能練到第三印,這是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