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人們慢步踱向佛堂,其中一人已經有些沉不住氣,剛想和凈善說話,卻被攔住:“外面人多口雜,我們進去再說。”
西明寺明善堂堂首,凈歸關上房門,回到座位上,二十位高僧圍坐成一圈,居然無人說話,氣氛十分沉悶。
還是住持凈善咳了咳:“情況諸位都看到了。可有什么想法?”
一人輕輕拍了拍桌子,正是剛才在殿外想說話那人——禪宗·長安普檀寺的住持。
“這事你怎么今天才說,這么突然,讓我們一點準備也沒有!”他格外著急。
佛教一脈寺廟眾多,按流派,又可分為無數分支,其中比較主要的便有:凈土宗、禪宗、法相宗、華嚴宗、無凈相宗、菩釋宗。每個宗派不僅佛理主張不同,在內外攻和術法上的側重亦有不同。
“實在抱歉,當年黑白二僧和靈在上人,三人合力將此妖鎮壓在西明寺藏經塔下,名言事關重大,千萬不可外泄。所以即便是本寺,也只有住持和八堂之首知道此事。”
所謂八堂,對西明寺而言則有:
通譯堂:掌管經文典籍。不僅要將天竺原經譯為唐字,更要將本土漢傳佛法,翻譯成日本、新羅、南詔等文,幫助佛教傳播。
戒律堂:查察門下弟子功過,有過則懲。
明善堂:負責簽香客的善款,不僅用來新建寺廟,也用來救難賑災。
菩提堂:西明寺的醫藥館,用來治療傷者。
舍利堂:火化圓寂的少林僧人,亦為俗家信徒行超度儀
(本章未完,請翻頁)
式。
普渡堂:接待賓客,管理剃度出家、僧人還俗、招收俗家弟子等儀式
達摩堂:研習內外武學。
般若堂:研習佛家術法。
其他寺廟設立的堂口設立也基本如此,但部分又有不同。譬如凈土宗多有燃香堂,禪宗有解禪堂,菩釋宗多有守陣堂,無凈相宗有伏妖堂等。
戒律堂堂首凈聞,輕聲道:“諸位莫慌,讓我將此事從頭講來。
眾所周知,西明寺是北周寺廟,設立之初,是用來鎖妖的,曾屬于‘明壇宗’。直到隋朝滅亡,明壇宗消失,這寺廟被分給我們法相宗。于是我們改了這鎖妖塔為藏經塔。
原本也相安無事,直到百年前,三位高僧找到我們,說要借這西明寺鎖妖塔一用。那三人,分別是‘黑白二僧’和‘菩釋宗’的‘靈在上人’。
當時,這鎖妖塔幾百年沒有用過,陣基已經殘破不堪。三位高僧費了數日才將其修補完畢,隨后將一只天妖鎮壓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