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踏巋罡步,正是融教陳青牛的看家本領。只不過,李秉此時還不知。
猙厲害聽他這么說,嘲笑中帶著三分驕傲:“據妖皇冕下大人猜測,《空冥幽影》大概是《幽冥黑經》七本里面最差的一本!”
李秉滿眼皆是震驚。
“《碧火三魂功》更厲害,小成時可延年益壽,一心三用。大成時,可魂魄三分,即便身死,也可浴火重生。”
“那豈不是不死之軀?”
“笨!”猙厲害白了李秉一眼:“既然說了三魂,那便是只有三條命而已。”
他說完這話,似乎想起一件天大的要緊事,眉宇間忽然多了說不出的凝重,思想似乎也飛去別處,良久才又回過神來,神色暗淡憂傷,好像換了一張臉。
“《寂滅九劍》是一門劍法,搬山倒海,斷江摧城,無所匹敵。”他伸出腳掌,露出指頭間的四個鋒利指甲,又道:“算上你的《白雪內經》,這世間沒有出現的,還剩下三門。”
這露出指甲比劃數字的方法,倒是有意思。
“我想,我還知道另外幾本在哪。”既然猙厲害一點不相瞞,李秉也開誠布公。
“其中一本,原本是藏在休屠人的祭壇里,原本在我手上,之后被別人拿走了。不過那一張是什么功夫,就不得而知了。
另外一本,也我手上,叫《陽月劍訣》,也是一門劍法。
另外據說融教手里有三張,不知道具體是什么。不過這樣算下來,就超過七張了。融教手里的那幾張,就是你從妖界帶出來的也不一定。”
“融教?沒聽說過。”猙厲害六十年前就被困在這里,那比安祿山起兵造反還早四十年,他自然不知道。
李秉簡單解釋:“是一個江湖教派,二十多年前造反,弄的天下大亂,最近死灰復燃。據傳也在收集《三相經》。這個瓊華島,就是他們買下來的。”
猙厲害點點頭,暗自記下了融教這個名字。忽的又搖頭:“不太對,既然《寂滅九劍》已經是劍法,七門功夫中,不可能有第二個劍法。應當是弄錯了。”
“我親眼所見,絕不會錯。而且這門功夫和《白雪內經》的確同出一門。”
“哦?你會打?打幾招我看看。”
李秉以指為劍,擺出架勢,說道:“陽月劍訣,一共有《太輝四劍》《皓月四劍》和《繁星三劍》。你瞧好了。”
為了讓猙厲害看的清楚,他特意打的很慢,每使一招,便報出名字:
揮日陽戈、日飲無何、移天易日、撥云見日;河傾月落、朗月清風、對月行樽、摟月逮云;一天星斗、星行夜歸、眾星拱北。
李秉剛打完十一劍,猙厲害便狂笑不止,趴在地上:“哈哈哈,這不就是《寂滅九劍》嗎?”
剛才還一臉嚴肅,轉瞬又恢復嬉鬧性格:“新名字起的倒是好聽,每一式劍招也略做了改動。‘日四劍’里,除了《揮日陽戈》是原本的‘第三式’之外,另外三劍全是拼湊的,像是故意湊成《日四劍》的名字。此外,原來的‘第七式’也不在這套劍法中。”
李秉也明白過來:“怕不是陽月宗的初代掌門為了掩人耳目,改了名字,打亂順序,又招式上略作變化。這樣一來,如果不是十分熟悉《寂滅九劍》的人,絕不會猜出其中關聯。”
“嘖嘖嘖嘖。”猙厲害點頭:“這人為了掩蓋來歷,真廢功夫。這劍招你是從哪學來的?”
“從陽月宗。”李秉回憶起在麟游和人比武的事情來,徐徐講起:
“八十年前,中宗時期,一個名為‘陽月宗’的小門派迅速崛起,其武功路數獨樹一幟,不到十年就成為可以對抗任何其他門派的巨擘。江湖上,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見首卷首章)
李秉從自
(本章未完,請翻頁)
己闖禍出逃開始,干脆白雪內經和融教的經過也一并說完。
猙厲害將腦袋伏在爪子上,耷拉著腦袋:”八十年前啊……我們從妖界出來大概是百年前,這時間也算對的上。如此看來,‘桃二姐’應該是沒能保住那她一本。”
這么隨口一句之后,猙厲害沉默不語,甚至不再有心思聽李秉后來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