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瀾正在看著他,眼神輕輕波動著,似笑非笑。
剎那之間,陳方青整個人內心猛地一沉,在接觸到這個眼神的瞬間,他突然覺得渾身一片冰涼。
陳方青猶豫了下,來不及細細考慮,完全是處于本能的放棄了這個難得的名額,他轉頭看了一眼中洲的副總統萬青云,微笑道:“要說合適的人選,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臨安的議長王靜心同志,這個同志理論水平很高,實際工作能力很強,在臨安威望很出眾,有大局觀,善于處理復雜局面,讓王靜心去天南,我認為是非常合適的,甚至是最合適的。”
他的眼角余光掃了一眼李天瀾。
李天瀾還是一副似笑非笑的表情,但卻帶著一抹譏諷。
陳方青下意識的攥了下拳頭,深深呼吸,保持著笑容。
所有人都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樣。
確實,臨安議長王靜心目前當真是最合適的人選,讓他去天南,也算是對豪門集團和李天瀾都有交代,最起碼不說東城無敵如何,起碼鄒木林反對的可能性就很小。
王靜心有足夠的能力,而且有著最頂尖的背景,身為北海王氏下一代的核心,王天縱極為看好的北海王氏下一代,王靜心日后在北海王氏的地位就如同現在中洲議員王青雷在北海王氏的地位,這樣的背影,不會讓他忌憚李天瀾,而且他的能力,不僅僅是能處理好天南的復雜局面,同樣可以在天南跟李天瀾博弈,對王靜心的手段,在座的所有人都很有信心,他就算占不到便宜,面對李天瀾,起碼不會吃虧。
而且將王靜心調出江浙,等于是逼著北海王氏讓出了臨安,退一萬步說,也等于是大大緩解了江浙總督鄒遠山的壓力。
二十多年前江浙就是李氏的大本營,多年以來,吳正敏老而彌堅死守江浙,但他本身就在東南集團,江浙被東南集團滲透了不少,其中王靜心就是北海王氏在江浙的代表人物。
前段時間吳正敏進入內閣成為次相,豪門集團下一代的領袖,東城無敵的女婿鄒遠山調任江浙擔任總督,看起來是要接班,但江南總督蘇星河調任江浙擔任議長,也可以當成是北海王氏的反擊,如今江浙看起來平靜,但內部卻是風起云涌,鄒遠山上面有蘇星河壓著,下面有王靜心虎視眈眈,壓力極大,這個時候如果將跟鄒遠山齊名的王靜心調走的話,蘇星河肯定頂不住鄒遠山。
江浙會從北海王氏的勢力范圍中脫離。
但屬于李氏的江浙,隨著鄒遠山的登頂,有可能會重新落在李氏手里,但更大的可能,卻是歸于豪門集團。
李天瀾不爭,對不起吳正敏和一些忠于李氏的老人。
爭,就要破壞跟豪門集團的關系。
只不過目前來看,李天瀾跟豪門集團依舊親密無間,所以調走王靜心緩解鄒遠山的壓力,依舊對李天瀾算是一個交代。
這中間的曲曲折折太過復雜,也就是陳方青這種成了精的人,才會在第一時間鎖定王靜心。
此舉如果運作成功的話,何止一箭三雕?簡直方方面面都在壓縮李天瀾今后的發展空間。
這確實是好事。
但只是對陳方青而言。
“不行!”
沒有絲毫的猶豫,中洲副總統萬青云直接拒絕了陳方青的提議,聲音冷硬。
王靜心。
那是被東南集團和北海王氏當成下一代的旗手來培養的,一張可以進入議會的門票,對其他人而言很有吸引力,但對于王靜心來說,這本就是注定的事情,他的終點不止是進入中洲議會,甚至不止是成為理事,從一開始,他和鄒遠山等有數幾個人就是盯著總統的位置去的,如今他在臨安跟鄒遠山博弈,說不上游刃有余,起碼不落下風,退一萬步來說,就算東南集團真的要放棄江浙,王靜心也大可以去江淮,江南,或者吳越這些東南集團勢力根深蒂固的地方。
去天南跟李天瀾博弈?
贏了
(本章未完,請翻頁)
沒好處,輸了更是糟糕,王靜心憑什么去跳那個火坑?
而且駁了李天瀾的面子還想要派人去天南。
真當李天瀾是沒火氣的泥菩薩了?
這位,可是性如烈火的。
或許王靜心去天南唯一的好處就是可以一定程度上遏制住李天瀾的發展,但前提是他要在李天瀾的壓制中站穩腳跟才行,而就算能夠達成這個目標,那也不是北海王氏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