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最有領地概念的北海王氏,在這種時候絕對不能沉默,李天瀾自己建立的軒轅城,市長人選竟然都能不跟他一條心,那么換一個角度來說,被北海王
(本章未完,請翻頁)
氏守護了數百年的北海行省,一旦條件允許,中洲是不是也會給他們換一個跟他們不是一條心的議長?
最關鍵的是,中洲沒有這個權力。
北海行省,北海自制。
在當初回歸的時候,這是被明確寫入到條約里的。
東南集團此時若不力挺李天瀾,讓軒轅城選出一個以中洲意志為主的市長的話,這么危險的先例一開,日后他們自然更有理由為北海選出一個同樣以中洲意志為主的議長。
這是北海王氏的底線和原則,不容被踐踏。
北海王氏數百年,帶給北海行省的,完全是屬于他們自己的意志與自由,那片輝煌盛世,就是建立在這種底線和原則的基礎上的,北海王氏必須要守護這一切,不惜一切代價。
有了這種決心,此時會議上力挺李天瀾又算什么?
這是李天瀾給中洲的警告,別打天南主意。
同樣也是北海王氏給中洲的警告,別打北海主意。
而李華成和中洲議會能在這么快的時間里做出反應,自然也不可能單純的是為了李天瀾破壞了規則,這或許會讓他們惱怒,或許會同樣對李天瀾出手,但只是單純的為了這個,他們的反應不會這么激烈,更不會這么快。
最主要的,還是因為北海王氏。
抓捕李天瀾,幾乎可以說是殺雞儆猴,要讓北海王氏看看李天瀾違背中洲意志的后果,所以議會的動作才會如此果決,簡直就是雷霆萬鈞。
最高機構聯合發文,在最快的時間,用最強硬的措辭下達命令,抓捕李天瀾,強硬的沒有任何余地。
這同樣是議會給北海王氏的警告。
以李天瀾為中心。
北海王氏與中洲之間的博弈無聲無息之間已經開始。
而眼下,就是第一回合。
越是這樣,東南集團就越是要頂住議會的壓力,幫助李天瀾撐過眼前的難關,換句話說,別說今天被殺的是齊木林一家,就算今日王靜心當選,被殺的是王靜心,且不管北海王氏日后會在私下里如何報復,最起碼在這次會議中,他們依然會站在李天瀾這邊,維護北海王氏整體的穩定權力與利益。
只要幫助李天瀾挺過去,日后議會在想動北海,李天瀾必然也要支持北海王氏,至于理由?跟此時他們支持李天瀾是完全一樣的,這是屬于北海和天南最基本的原則和底線,不容破壞,哪怕雙方敵對,也不可能允許對方破壞。
所以換句話說,只要在這第一回合中,北海王氏和李天瀾能頂住中洲的壓力,那么在未來的日子里,北海王氏和中洲的博弈再怎么激烈,起碼北海王氏在北海的最高權力不會被動搖,北海內部的人事問題,也不會被干涉,除非中洲能一次性的搞定北海行省和天南行省。
這樣的結果,不能說讓北海王氏立于不敗之地,但起碼也不會在弱勢至極的時候任人宰割了。
這就是李天瀾的回報,關鍵時刻,李天瀾為了維護自己在天南的利益自然也會發出聲音支援北海王氏,但也僅限于此了,至于北海和中洲博弈的其他內容,他肯定會置身事外。
除非李天瀾的軒轅城也可以發展到類似于北海行省這般規模。
可即便是這樣的回報,對于如今的北海王氏來說也足夠豐厚,這絕對不可能是中洲想要看到的局面。
所以今晚的一切,只是一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