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方青的死亡對于新集團來說確實有著極大的影響,他剛到幽州不到十二個小時的時間里,陳方青離世,這看起來確實是一個巧合。
可太過巧合的事情本來就帶著一種陰謀的色彩。
李天瀾不用想就清楚,自己現在是最值得懷疑的對象。
老實說,現在李天瀾并沒有想殺陳方青,雖然他也恨不得陳方青馬上就死,但越是敏感的事情,就越要有一個可以被人們接受的過程。
李天瀾的計劃是一點點的打壓陳方青的影響力,這個過程需要用上幾個月的時間。
幾個月后,等一切準備妥當,就逼迫陳方青病退,并且高調處理這件事情,種下一個‘因。’
當所有人都知道他生病了之后,在用幾個月的時間干掉陳方青,讓他無力在最關鍵的時候去影響大選,消除最后一點變數。
那個時候的太子集團估計早就已經被各大集團擠壓的心浮氣躁,對陳方青的死亡也有了足夠的心理準備,他的死不會激起太大的反應。
可現在陳方青突然就死了。
李天瀾很清楚自己在中洲高層的印象里從來都不是一個善于隱忍的沉穩人物,他們甚至會認為自己某些方面就是個瘋子,中洲早在兩年多前就見識過自己的瘋狂,這樣的印象先入為主的情況下,陳方青的突然死亡,所有人本能之下,第一時間懷疑的對象必然就是自己。
且不論事實如何,這樣的懷疑一旦出現,首先就會引起所有集團的反感。
對東皇宮的反感。
是的,所有的集團。
包括正在合作的學院派,雙方正在試探著融合的北方集團,完全可以說是自己人的豪門集團,已經成了仇敵的太子集團,以及關系暫時還難以說清楚敵友的東南集團,還有正在努力掙扎著自保的特戰集團。
原因?
很簡單,因為陳方青是首相。
這跟兩年前李天瀾屠盡了齊木林一家老小完全是兩個概念。
齊木林是副總督級別,而且并不是某個部門的一把手,他被滅門引起的震動讓李天瀾在有豪門集團和東南集團力挺的情況下都在荒漠監獄待了兩年。
陳方青呢?
一國之首相,中洲真正的代言人,二號人物。
他的下場或許會很凄慘,或許不值得同情,或許...有很多的或許。
但不管怎么說,現在的陳方青是正兒八經的中洲首相。
這樣的人被殺兇手都不用付出什么代價的話,那么中洲存在的意義是什么?中洲穩定的意義是什么?高層存在的意義又是什么?
如果陳方青
(本章未完,請翻頁)
的死坐實了跟李天瀾有關的話,那么在表面上,整個中洲都不會有人幫李天瀾說一句話。
即便是東城無敵都不能公開表態說什么。
這是對一國之基石的挑戰,是對所有秩序的徹底顛覆。
李天瀾慢條斯理的吃著早餐,眼神卻變得越來越陰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