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讀過一點兒紅土大陸近代史的人都會知道,“諾娃”這個名字所代表的含義和她背后的龐大體系。
在時空暗流沖擊紅土世界的兩百六十多年后,核子冬天結束,地表的輻射逐漸減弱。各個求生所派出了探險隊,除了確認地表的情況外,還探索那些被時空暗流帶到這個世界的空間碎片。
dr2300年前后,一個探險隊在一個即將毀滅的空間碎片中發現了一具女性機械人的殘骸。
這是一個高度發達的機械世界,腳下的每一寸空間都布滿了管道和電線。雖然在探險隊離開后不久,殘存空間碎片就徹底崩塌了,但在后世依然被學者們津津樂道,被稱之為“機械天國”。
后來幾經轉手,殘骸被象牙城的白塔學者買下,并進行了長達上百年的研究。
學者們發現,這個機械人的科技含量和精密度遠遠超出這個世界的水平,就連假設都很困難。在一次學徒的失誤操作中,過度的電流使殘骸產生了生物反應。
學者們開始意識到,它不是普通的機械人,而是某種新的生命形態,或許能稱之為“硅基生命”。
于是學者們開始了新的研究方向,從最初的拆解變成了修復。雖然無法理解機器人的結構,但他們從人類的身體構造以及生命的需求出發,最終完成了修復。在輸入十萬兆伏電壓后,機械生命被成功激活。
她自稱“諾娃”,來自于一個名為“Xco1”的世界。
她告訴學者們,她的身份是圖書館的公共女仆,生命存在的意義就是服務于大眾。所以她請求學者們,讓她繼續為大眾服務。
經過一段時間的測試,學者們吃驚的發現,諾娃的運算速度是象牙城超級電腦的十萬億倍,數據存儲量也是目前人類最大容量的數萬億倍。
面對天文數字般的差距,學者們在驚嘆之余,圍繞著諾娃建立起了一整套完整的系統,充分地利用她的計算能力。而這個系統,就是后世的“大眾網絡系統”的雛形。
諾娃是系統的主腦,掌控著整個世界的運作。
面對如此的龐然大物,陳興陷入了呆愣之中。還沒想好怎么回答,屏幕上又閃出兩行小字。
[把“心臟”帶到我的身邊,你將收獲我的友誼]
[記住,不要向任何人提起,否則我們將迎來毀滅]
屏幕上的字句一閃而過,然后武裝機器人恢復了正常,轉動著身體,前往下一桌服務。
雖然只有簡單的兩句話,但蘊含其中的信息量極為龐大,使陳興陷入了短暫的失神。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他安全了。
愿意溝通,就意味著對方不能直接抹殺他,否
(本章未完,請翻頁)
則不需要這么麻煩。
諾娃想要巫王的至寶,也就是那顆半機械半生命的心臟。根據他從歷史書上看到的信息,諾娃是個機械生命體,對這個感興趣并不奇怪。
那為什么諾娃不直接抹殺他,然后沒收東西?
按理說,她可以輕易做到這點。陳興絕不相信什么善良,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弱肉強食就是唯一的法則。只有一種可能性,就是諾娃受到了某種規則的限制。
他上一世就聽說過,人類生存委員會每年都會討論一個議題——是否讓諾娃繼續為這個世界服務。
諾娃不是人類,卻掌握著人類最核心的命脈,確實令人擔憂。只是每年的結果都是讓諾娃繼續服務。沒辦法,人類對眾網系統的依賴程度已經和癮君子差不多了。
因此,不難推斷出人類高層對諾娃態度——既是依賴,又是提防。
“不要向任何人提起,否則我們將迎來毀滅”
這句話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諾娃的狀況,一旦上層發現她存在“私心”,迎接她的將只有毀滅。
讓陳興感到很不爽的是,諾娃用到了“我們”這個字眼。也就是說,不論他愿不愿意,諾娃已經把他拉上賊船。一旦翻船,就算別人不找他麻煩,估計諾娃也會在出事前把他干掉。
被系統的主腦盯上,真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
不過他很快就想到一種可能性,頓時變得欣喜若狂,迅速朝附近的武裝機器人招了下手。
“滋滋滋……”
機器人滾動著履帶來到他的面前。
“你能聽見我說話嗎?”陳興小聲問道。
[請說……]
機器人胸口的小屏幕閃過一行小字。
“我要離開這里。”怕諾娃誤會,陳興又補充道,“我是說,離開這片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