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讓陳不倦心里很開心,甚至都想好了要如何用這個buff了。
然后就是那兩張物品卡了,他快速的點擊了兩張卡片,獲得了一袋糖果和一本書。
就在陳不倦打算看看,那本書是什么書的時候,陳家的馬車從寺廟出來了。
至于他不認識陳家的人,是如何知道那是陳家的馬車的
說來還要多虧了他看的小說,小說里不止一次描述過,陳老太太出行時的畫面。
小說里說過陳家的馬車上,會像那些大士族一樣掛著陳家的家徽。
同時小說里還說過老太太身邊跟了個婆子,那個婆子長了一張看起來很尖酸刻薄的臉,她的臉頰左邊還有一道十分明顯的疤痕。
傷疤是婆子年輕時保護老太太留下的,老太太因為記著她當年舍命救她的事,對待這個婆子就一直都特別的好。
陳不倦遠遠就看到了那個婆子的身影,尖酸刻薄的臉配上臉上一道傷疤,哪怕在人群之中也是特別好認的。
不等老太太的馬車走出去多遠,陳不倦就朝著自己大腿用力擰了一把,隨即紅著眼睛跌跌撞撞朝著馬車奔去。
此時已經是傍晚了,夕陽西下,把人的影子拉得又長又細。
一個體型格外消瘦,面容清俊的小少年,紅著眼睛攔住了一輛馬車,立刻就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那個臉上帶傷疤的婆子見狀,剛想要上前把陳不倦給趕走。她還以為是什么不長眼的乞丐,結果等到她上前看清對方的臉,整個人就被嚇得一趔趄。
陳不倦見此并不意外,古代又沒有什么親子鑒定,一些流落在外的孩子想要認親很難的。
而小說里原身能回來認親,陳家沒有把他當乞丐趕走,就是因為原身與他親爹長得很像。
那婆子跟了老太太大半輩子了,她是親眼看著原身親爹長大的人,她估計比老太太都要熟悉這張臉,這也是為什么她反應這么大的原因。
陳不倦假裝沒有看見她的反應,他一邊在馬車前跪了下來,一邊高聲對馬車里喊道“孫兒不倦,請求祖母帶我歸家,好讓孫兒認祖歸宗”
坐在馬車里正在慢慢撥弄佛珠的老太太,聞言差一點就把手里的佛珠給攥斷了。她剛要開口詢問蕁釀外面那孩子是什么情況,蕁娘就一臉不可置信的掀開了車簾對她說道“老夫人,您,您出來看看吧。”
陳老太太見她的神情格外復雜,她微微皺了皺眉頭就伸出手,然后在對方的攙扶下下了馬車。
等到她看清跪在馬車前小兒的臉時,突然就有點明白蕁娘剛剛是什么表情了。
這人竟然與她家老三小時候長得一模一樣,也難怪蕁娘會露出一臉見了鬼的模樣。
老太太倒是沒有蕁娘那般不淡定,她很早之前就覺得老三家的那個兒子,與他們陳家的人長得一點也不相似。
大概是三四年之前吧,她就跟大兒媳婦說過這件事情了。大兒媳婦似乎害怕得罪人,看出來了也笑呵呵的含糊了過去。
如今她垂眸看著地上跪著的孩子,大概是骨肉相連的原因吧,她只是一眼一眼就肯定了他是他們陳家的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