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朝,王庭,天空中,氣運之力已經開始淡薄,朝堂之上,更是陰沉沉一片。
“大昆二品督帥姜成,請求朝見。”殿外,一聲洪亮的聲音傳來,令朝堂之上一眾文武面色有些難看。
“宣!”康王周宣深吸了一口氣,有些疲憊的道。
“宣昆朝使者覲見!”一聲悠長的聲音自大殿中傳出,很快,姜成的身影出現在眾人的視線之中。
“臣,大昆朝姜成,參見康王!”姜成肅容上殿,并無太多驕橫之色,神色肅穆無比。
“姜將軍不必多禮。”周宣目光復雜的看向姜成,這應該是他第二次見姜成,上一次見面,姜成還是大康朝將領的身份,不想短短幾年,再見時,不但已是敵人,更是一手促成大康朝如今局面之人。
“姜成,禍國之賊,安有顏面前來!”姜成剛剛起身,大康朝丞相閆山便已出來,戟指姜成,厲聲喝道。
“我,禍國之賊?”姜成看向閆山道:“我為大康之臣時,為大康保境安民,為大昆之臣時,為大昆開疆拓土,如何是禍國之賊?”
“你先侍大康,后侍大昆,反復狡詐,不忠不義,如今還敢狡辯?”閆山冷笑道。
“姜某當時立了大功,王庭不但不賞,反而伙同敵國欲致我于死地,為何丞相只說姜成加入大昆之果,卻不問姜成離開大康之因?”姜成平淡的反問道。
“君要臣死,臣不死不忠!你既為我大康之臣,安能因王庭之一時疏漏,便徹底背離。”閆山冷哼道。
“此乃儒家之言,不,是腐儒之言!”姜成笑道:“在姜某看來,儒分兩種,只知遵循先賢之言,卻不思其中道理,此為腐儒;文能安邦,武能定國,雖學圣人之學,卻不一味盲從,敢于質疑,此位王儒,而這朝堂之上,在姜成看來,皆為腐儒!姜某覺得,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更適合一些。”
“放肆!”一眾朝臣紛紛怒視姜成。
“當然,最重要的是,在下并不自認為儒,也請丞相莫要拿儒家的標準來衡量姜某,這三朝之中,康朝立國最久,在大昆與大夏尚是小國之時,大康朝便已是當時天下強國之一,然時過境遷,昔日的小國一步步成為天下霸主,而昔日強盛的康朝卻一點點沒落,何也?”姜成微笑著看向康朝朝臣,笑問道。
“姜督帥此言差矣,儒乃教化之道,教化天下萬民,以儒為本,方可彰顯仁義,威儀,使百姓知禮儀,知廉恥,方不會教出似姜督帥這等豺狼之輩!”一名大臣冷笑道。
“那為何……”姜成看向這位大臣,微笑著反問道:“姜某一路走來,所過之處,百姓夾道歡迎,鮮有反抗者,甚至有人主動殺官迎我大軍,何也?看來儒家的教化并不成功!”
“升斗小民,見識淺薄,安知圣人之教化!”那大臣冷哼一聲,強行反駁道。
“一國之策,至少該讓百姓明白,否則,若只是少數人能懂,那要萬民何用?不如在下出資,為諸位建立一座專門研討儒學的書院,讓諸位每日精研儒學如何?”姜成笑道:“反正諸位也不指望那些升斗小民明白其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