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官不知。”溫陵昭搖頭道:“不過陛下這些時日似乎修為增長極快。”
“帝都十萬禁軍,被那袁粱分去了三萬,余下七萬,我手中如今可調動者,為戍衛軍、羽林軍兩部。”姜成聞言,摸索著下巴,看著溫陵昭道:“不知,溫大人可有方法讓握部在帝都占據優勢?”
溫陵昭聞言,心中一凜,他知道,這并非姜成真的不知道該如何拿權,而是在問自己的立場,是繼續當大昆臣子,還是跟著姜成干?
隨即,溫陵昭有些激動了,一直以來,他都有些不清楚姜成的野心究竟在哪里,但如今姜成問出這句話,顯然也代表著姜成不準備繼續安安分分的做個太尉。
“太尉何不建議陛下將禁軍與五大邊軍對調,以換防之名。”溫陵昭有些亢奮的看著姜成道:“如今邊軍隨著不斷與外族爭鋒,整體實力在近年來不斷攀升,修為上已不弱于禁軍,更重要的是,邊軍久經戰陣,作戰經驗豐富,反觀帝都禁軍,卻是安泰已久,長此以往,禁軍難以再形成威懾,若能將禁軍與邊防軍對調,不但可以磨礪禁軍實力,也可以優中選優,充實帝都實力!”
姜成聞言,滿意的點點頭道:“此事,與我朝有利,不過卻也是國之大事,需得陛下點頭方可。”
這條計策,看上去,似乎與姜成無太大關系,但溫陵昭很清楚,姜成對于五大邊防軍的滲透,早在立朝之初就已經開始了,甚至最近北方聲名鵲起,被那獴族稱之為戰神的呂布,南方一把火燒殺十萬元嬰修士的周瑜,都是從姜成這里走出來的。
雖然當年被姜成派往邊軍的另外三人,如今還聲名不顯,但溫陵昭可以肯定,這三人的實力未必就比如今已經嶄露頭角的呂布、周瑜以及諸葛亮、張良差多少,當年他總督康州,諸葛亮與張良的能力他可是看在眼里的。
“太尉放心,下官知道該如何做。”溫陵昭對著姜成躬身道。
要掌控帝都,首先便要掌控這帝都兵權,但除此之外,財權、人才也是一個重要環節,不過這些年姜成對經濟的滲透猶在軍事之上,這一點并不需要過于擔心,兩人在府中商議了一個下午,定下了不少東西之后,溫陵昭方才告辭離開。
溫陵昭是姜成麾下最重要的臂膀,也知道姜成很多的機密,比如八靈將,以及姜成在許多地方的部署,雖然姜成知道若自己展露野心,溫陵昭九成會站在自己這邊,但這一刻,姜成才算是真正放下心來。
七天后,趙寅臨朝,溫陵昭便上書調換禁軍之事,趙寅這段時間正愁著怎么將軍權從袁粱手中奪回來,溫陵昭之策,卻是正合了趙寅的心思,當下不顧朝中百官反對,毅然決定用溫陵昭之策,進行大規模換防,將邊軍之中最精銳的將士與禁軍調換,以保證帝都的軍事實力始終保持最強狀態。
“這姜成是想兩敗俱傷嗎?”退朝之后,趙旭將自己的幕僚招來,皺眉道。
“王爺不必擔憂!”諸葛宇微笑道:“臣敢肯定,這邊軍之中,定有那姜成嫡系,此番借此名義,一來,是將到了袁粱手中的軍權給斷掉,二來,恐怕也是為了在禁軍之中培養自己的勢力。”
“此人素來以忠臣自居,也很少插手朝堂之事,為何此次一反常態?”趙旭聞言,皺眉道。
“忠誠是相對的,若遇明主,他自會輔佐,但當今陛下……”諸葛宇搖了搖頭:“恐怕是讓他失望了。”
“他要伸手向禁軍,顯然這邊軍之中有他嫡系。”趙旭皺眉道,他最近也暗中在禁軍之中招攬了不少人,姜成這一手,等于讓他前功盡棄。
“王爺可還記得那鎮南將軍帳下周瑜?”諸葛宇微笑道。
“自然記得。”趙旭點點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