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直率爽朗的宜嬪干脆提議大家伙兒比上一場,六位參賽的宮妃一人出一件首飾作為彩頭,贏的人可以把其他人的彩頭通吃。
康熙對于這個提議不僅完全沒有制止的意思,甚至還加了一對東珠耳環作為追加獎勵,成功的把一場本來娛樂意味更重的比賽那火藥味兒都給激了起來。
那可是東珠啊
同樣是珍珠,東珠和普通珍珠完全是兩回事,除了產地不同外,尺寸和規格不夠的話都不能被上供皇家,而沒有意外的話,按照規矩,只有妃位以上才有資格佩戴上品東珠。
按照正常情況,這里沒有一個嬪妃有資格戴,畢竟這里最高的也只是嬪位。但是康熙都發話了,那這對東珠耳環誰贏到了那就是能戴的。
不管是東珠真實的價值,還是它背后隱含的象征意義都足以叫人眼熱。
別說其他人心動了,就連嚴綺云這個對這種東西的“隱含意義”沒什么追求,只喜歡好看首飾的人都有些心動,精心鑲嵌過的好東珠她在皇太后的耳朵上見過,真的特別好看。
當然,心動歸心動,嚴綺云沒有任何想當這個出頭鳥的意思,這里屬她位份倒數的低,贏這對耳環后將來被所有人針對不劃算,她也不覺得贏了這對耳環就真的將來就一定能登上高位。
而且也不能小瞧其他人,也不是她想贏就能贏的,這些會騎馬的滿族女人哪個不是打小練的,剛剛一路跑馬過來,每個人的騎術都是精湛的。
大約這也是康熙這次會帶她們來的緣由。
看著女人們眼中迸發出的硝煙味,康熙在邊上倒是開心的很,還說來給她們當裁判。
看得出來,康熙應該是對這種場景挺喜聞樂見的,而且嚴綺云也感覺到,這次康熙本身就有在特意拱火來著。
不管怎么樣,這場賽馬肯定是躲不掉的,而且嚴綺云還不能放水太明顯,畢竟康熙不是瞎子。
嚴綺云輕輕拍著隨風的脖子,示意它待會兒跑慢一點點,經過了系統教導后,嚴綺云后來在宮里的時候又和隨風磨合了好一段時間,這才終于能給隨風打一些簡單的指令。
比如說跑快點跑慢點之類的,再復雜的就不成了。
可能也有相處時間依然還不夠的緣故。
隨著康熙一聲令下,排成一排的娘娘小主們騎著馬兒就像離弦的箭一般沖了出去。
嚴綺云的馬不愧曾經是康熙的御馬,加上她本身馭馬的本事也不差,就算放慢了點速度也穩穩的跑在第一梯隊。
壓低身子輕夾馬腹,這一剎那,嚴綺云覺得自己和隨風仿佛有一些默契在,她知道隨風沒有發揮出全部的實力,至今還算游刃有余,不過同她上次和康熙比試那次比反而還是要快上一些的。
實際上如果是全程放開速度的話,比上次是快很多。
嚴綺云現在馭馬的水平以及和隨風的默契都有極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