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康熙倒是沒有再鬧什么幺蛾子,畢竟康熙年輕的時候是個還算勤勉的皇帝,昨天玩過了那今天估計要把這兩天的政務都給處理掉。
這倒是讓嚴綺云收獲了一段很是悠閑的個人時間,因為陪康熙一起來南苑的妃嬪中,等級最高的只是嬪位,而有資格每日接受所有嬪妃請安的只有皇后,就連這會兒的佟貴妃都沒這個資格,再加上南苑比宮里頭大一些,規矩也小一些,所以嚴綺云在芳漪宮也算是可以放開一點折騰。
邵平前天從廚房拿來的土豆和紅薯個頭都是很大的那種,這類食材如今還不怎么上皇家的餐桌,但是宮女太監們還是吃的,所以邵平才找得到食材。
他聽從嚴綺云的吩咐,特意挑了個頭大的土豆和地瓜回來,昨天嚴綺云吩咐小廚房的太監磨的話梅粉也磨好了,用的是那種很精細的小磨,磨出來的酸梅粉雖然還是比后世機器磨的粗一些,但已經完全能用了。
小廚房就在芳漪宮的好處就是,嚴綺云不用顧忌那么多了,直接在廚房邊上指揮就好。
上手就不必了,倒不是嚴綺云懶得自己動手,主要是她的手藝和人家專門做這個的大師傅比不了,光是切土豆片她就完全切不出炸薯片需要的厚薄度。
大師傅上手篤篤篤幾下,切出來的薯片可以說是薄的透光,讓嚴綺云來,估計只能勉強切出兩倍厚的那種。
在嚴綺云的指揮下,制作進展很是順利。
土豆片和土豆條洗干凈表面淀粉后分別下鍋煮一會兒后撈出來控干水分,這一步不能煮的太熟,微微變色就好,不然的話不容易成型,地瓜條也是類似的步驟。
控干水分后,下鍋前還要用玉米淀粉淺淺的裹上一層,不能太厚,太厚炸出來不是那種感覺。
當然,嚴綺云也就是嘴巴指揮一下,全程都是大師傅控制油溫和流程,最后做出來的成品卻是相當的驚艷。
可以說同外頭賣的幾乎沒太大的區別,甚至還是原切。
薯片酥脆,一口掉渣,出鍋后再用辣椒、細鹽和一點茴香磨成調味粉翻拌均勻。
薯條外焦里嫩,剛入口是香酥的,沒有番茄醬就用別的酸甜口的果醬代替。
而甘梅地瓜口感綿密,入口是梅粉淡淡的酸味,一口咬下去,首先是脆殼被咬開的感覺,然后便是香濃綿密的紅薯,最后是梅粉的回甘,口感層次特別的豐富。
如果有番茄醬和番茄粉的話就更好了,她最喜歡的就是番茄味的薯片。
嚴綺云一邊吃一邊感慨。
大師傅的手藝真的很好,炸物最重要的就是火候,但還是差點調味。
不過嚴綺云也就是想想,這會兒番茄還不知道有沒有傳入國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