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玩笑,到了莊子上怎么能不跑馬呢,這邊可比紫禁城里頭那大部分鋪著青磚的地更適合跑馬,這種柔軟的土地相對也沒有那么傷馬蹄。
雖然這會兒養得起馬的人家都會給馬兒釘馬掌,但是踏那種硬地面還是更傷馬蹄一些,所以嚴綺云在宮里的時候跑馬都不是很頻繁。
這會兒她同隨風相處也一年了,這種對馬兒傷害大的事情她沒太舍得去做。
到了皇莊后別說是嚴綺云了,康熙以及其他會騎馬的嬪妃們跑馬的頻率都是直線上升,若非春季一般不會大肆狩獵,嚴綺云懷疑康熙少不得還得組織一場行圍。
畢竟上次南苑行圍,嚴綺云就覺得康熙有些不太過癮的樣子。
印象中木蘭秋狝好像就是康熙開始的,地點就在蒙古那邊,從有木蘭秋狝開始,康熙每年只要沒什么意外都會去一次。
木蘭秋狝就是清朝最大的打獵行圍活動,還有些閱兵以及震懾蒙古各部的作用,所以好像從康熙朝起辦了一百多年吧
嚴綺云還挺期待的,就是她記不太清到底是從哪一年開始的木蘭秋狝。
只希望能早一些,畢竟她還沒有去過大草原呢。
上輩子她只有年假有時間去遠一些的地方玩,計劃中倒是
有草原,可惜她的計劃還沒來得及實現就穿越了。
好在這會兒不太有機會能去的海南、云南以及西藏等地她都去旅行過了,不然那才是真的沒機會去。
這些地方在如今還算是很偏遠的,康熙是絕對不會去的,又遠又沒什么人煙,沒有什么政治作用不說,還不安全。
不過快樂的日子并沒有持續很久,很快陰云便從皇宮傳到了皇莊里。
儲秀宮的小阿哥纏綿病榻近一年,到底還是沒了,在他才剛剛得了名字沒多久。
康熙得到這個消息到底還是難過了幾天。
怎么說呢,康熙這個人倒不算那種真正無情無義的人,雖然這個孩子從出生就被他有意忽視,但是在知道這個孩子去了的消息后,不免還是有些難過的。
到底是他的孩子,而且他這會兒孩子還不算多。
“取了名字到底也沒留住他。”康熙輕聲嘆了口氣,低頭寫折子安排起這個孩子的喪儀來。
雖然是皇子,但因為是夭折,所以并不能大辦,只一些簡單的流程就葬了,就像他那個同樣沒有活幾年的哥哥一樣。
其實對于這個孩子的離去不僅是康熙亦或者是嚴綺云都沒有太大的意外,畢竟他從一出生開始就大小病不短,沒有幾天不是在病中度過的。
小孩子又不能下重藥,這會兒醫療水平也一般,小病也能拖成大病。
對于又一個生命的故去,嚴綺云也是惋惜的,聽見康熙的話研磨的手一頓,也是情不自禁的輕嘆了口氣,道“十三阿哥從前也是日日要吃藥,隔三差五甚至還要扎針,這人世對她來說太苦了,也許魂歸長生天對他來說未必不是一種解脫。”
這倒也是嚴綺云的心里話。
久病對成年人來說都是生不如死的,需要極大的毅力才能克制住想要解脫的心思,不然怎么說每個和病魔抗爭的人都值得敬佩呢。
而這個孩子從出生那一刻起,就幾乎沒有安寧過。
對于嚴綺云的話康熙顯然也是認同的,聞言也似乎是聽了進去,倒沒一開始那么情緒外露的傷心了。
因為不會大辦,所以康熙也沒有回宮,只發回去幾份圣旨,讓病情已經好一些了的佟貴妃著手把這件事情辦了,惠嬪和榮嬪從旁輔助。
怎么說呢,嚴綺云覺得說不定那些女人去辦這個事情還比康熙這個當爹的要感同身受一些呢。
按照之前那個阿哥夭折后沒多久康熙就差不多忘了的情況來看,他今天的這份傷感不知道能持續幾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