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綺云心中吐槽,不過當然不會表現出來,看完這兩張圣旨后,嚴綺云立刻一臉激動的行了大禮,高呼“謝主隆恩。”
康熙對于嚴綺云的反應還是很滿意的,見狀清了清嗓子,道“兩張圣旨中,封妃的那一張明日你回去的時候會跟著你一塊兒會永壽宮,但是抬旗的那一張就要等胤祉種完牛痘。”
雖然沒有明說,但是康熙的意思也很明顯,既然是牛痘之功,那么如果胤祉因此而有什么事的話,便是后續發現確實大部分人都沒事,他也依舊要斟酌。
這還是因為萬琉哈不是納喇氏那種樹大根深的包衣人家,就算全族抬旗加起來也沒有很多的數量,不會影響宮里以后的服務人員數量,否則就算是牛痘加上對嚴綺云的寵愛,康熙也不一定就大方到直接考慮抬旗。
嚴綺云心中有些無語,但是面上自然還是一副萬歲爺你說的都對的表情,道“萬歲爺這般厚賞對嬪妾來說本身也一個意外之喜,能為萬歲爺分憂本身就是嬪妾的福氣。”
一貫愛聽好話的康熙自然很是受用,道“你這會兒就已經能改口了。”
妃位以下稱嬪妾,但是到了妃位及以上,那就能稱臣妾了,整個地位自然也是有差別的,康熙當初規定的時候就把絕大部分的細節都規劃好了。
甚至當時還考慮了皇后在的情況下不會有皇貴妃,所以皇后住坤寧宮,二貴妃四妃六嬪剛好分住東西十二宮主位,不過計劃向來趕不上變化。
反正最后康熙也不管了,這東西本來就是他定的,最后他改動一些也沒別人管得著,只是不到特殊情況最好還是不要輕易改就是。
自己打自己臉這種事情,大部分都是不愿意的,更何況是康熙這個要面子的皇帝。
不管怎么樣,哪怕不加上康熙最后畫的那個抬旗餅,封妃實打實的好處對嚴綺云來說也算落實了,就這一點也超過嚴綺云一開始的預期。
隔日,康熙上朝后,嚴綺云也收拾好從乾清宮出門。
不同于從前她侍寢完后一般身后都是跟著永壽宮的人,這回還跟了李誠為首的宣旨太監。
雖然這個事情嚴綺云和康熙這兩個當事人都知道了,但是宣旨的儀式還是不能少的,因為作為一件大事還是要通過正式的形式讓全紫禁城以及全京城都知道。
縱使是對一些細節心里還是有些不滿,但是嚴綺云面上自然還是笑容滿面,不僅僅是她,包括永壽宮的其他宮人都已經開心的不行了。
雖然是老調重彈,但是這些年嚴綺云身份地位水漲船高,對待宮人的態度卻是沒變過的,當年一并送來給嚴綺云選卻沒被選中的宮人如今還不知道多羨慕她們呢。
如今嚴綺云又晉為妃位,也就是說,正兒八經能壓她們主子一頭的也就只有皇貴妃了。
韶月和韶心對此感觸是最深的,當年她們主子還是答應的時候那日子似乎還近在眼前,韶月去針線拿做好的衣裳卻餓著肚子被針線房的嬤嬤晾了一日,臨近落鑰才叫韶月拿到東西。
可如今韶月韶心走出去,內宮各個衙門誰不客客氣氣叫一聲姐姐或者妹妹,那還是嚴綺云只是定嬪的時候呢。
一進永壽宮,李誠帶著人在外頭客客氣氣的等嚴綺云換上了定嬪的吉服,才正式開始宣旨。
不出意外的話,這嬪位的吉服嚴綺云也是最后一次穿了。
嚴綺云跪在地上接旨的時候,莫名覺得自己膝蓋有那么點疼,才想起來自己衣裳換的急,忘記往里面綁護膝了。
可忘記綁護膝正常情況下也不該這么疼啊
接了旨散了喜錢后,嚴綺云又換回日常的衣裳,任由韶心指揮人往庫房搬東西,雖然這次封妃明顯是康熙突然的決定,以至于不管是妃位的行頭和各種儀仗都沒有準備,可其他正經的妃位份例只要內務府有的都補足了。
比如說各種精致的首飾就足足十六盒,各種發簪頭面護甲扳指之類的可以說是應有盡有。
內務府還送來了好些完整且舒適的紅狐貍皮,甚至不在份例中的,是康熙上回去草原行圍時獵到的戰利品,特意吩咐內務府從他私庫找出來一些賞給嚴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