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現在約莫已經沒有三征噶爾丹,只剩下二征了。
但是對嚴綺云以及絕大多數人來說,無疑是個極好的消息。
當然,也會給她們母子帶來一些麻煩。
從前旁人對胤祈的印象是受寵的年幼皇子,雖然聰慧,但是皇子對外又有幾個嘴上不夸一句聰慧呢
如今卻不同了,他現在才不過十六歲,就已經有了實打實的戰功
無疑,這讓他顯名人前,和嚴綺云一貫喜歡“低調”的性格不同,但是嚴綺云卻并非沒有預料到這個場景。
即便胤祈再像她,卻依舊也不是她。
作為一個有著獨立人格的個體,有自己的想法太正常了。
雖然此舉必然會讓他斗的你死我活的兩個哥哥眼里也看到他,但是最重要的是康熙眼里也看到他了啊
真一味的藏在后頭,什么功績都做不出來,等前頭兩個倒了,也不會輪到他的。
這就是一個很好的時機,即便太子和大阿哥想將他如何,也絕無聯手的可能性,甚至因為他不算樹大根深,還得怕他倒向另外一邊,最好主要以拉攏為主。
當然,生氣自然是免不了的。
脾氣越發戾氣十足的太子這會兒又在他的毓慶宮進行擺件更新行為,他屋里頭的易碎物品可都不便宜,可惜在他手中也就是普通物件。
摔了又如何,康熙會給他補全,甚至連責備的話都很少說。
“該死,若非孤只能留在京城,又豈能讓一個毛頭小子在汗阿瑪面前如此張揚。”怒不可遏的太子聞著隔壁奉先殿隱隱約約傳來的香火氣息更是怒不可遏。
康熙出遠門時,經常是他監國,也許一開始他還很開心,后面他發現,大事永遠他都是不能做主的,偏偏卻被監國兩個字束縛在京城。
于是他就只能在京中日日夜夜的擔心大阿哥立下什么大功勞,會更難對付。
卻不料這回竟是胤祈那個慣愛在汗阿瑪面前撒嬌鬧騰的七弟先奪得一籌,雖說他心中仍舊不喜,但是轉念一想,到底比大阿哥立功要好。
雖說也沒好到哪里去,對他而言,如今看著越來越多的兄弟們分薄了康熙對他的喜愛不說,還要看著他們一天天長大。
由康熙一手教養大的太子可遠比康熙還要忌憚這些威脅他低位的兄弟們,就像康熙發覺自己變得精神不濟后一天比一天忌憚太子一樣。
他們都害怕被取代。
“主子,毓慶宮今兒抬出來幾個宮人,眼瞧著是不活了,都是年紀不大的小內侍。”韶月左右查看過,確定無人后,
才小聲對嚴綺云稟報到。
如今嚴綺云執掌后宮這么多年,在康熙不以為然的縱容下,她的手已經伸的挺長了。
不過出門記得帶上腦子的嚴綺云并沒有因為這個就張揚起來,她的“線”依舊是隱于視線之外的,不會明目張膽的借著她的名號搞事情。
甚至于可以說,經歷了幾任執掌后宮大全的主,在嚴綺云手底下討生活是最舒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