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場鵝毛大雪,放眼望過去一片銀裝素裹,臘月成親最不方便的居然是天氣了,大雪結冰,人又多畏寒,腳下打滑。抬著嫁妝或者轎子,很容易出事,蕊娘擔心不已。
孟家可以讓下人掃雪,但是外面的路那么長,這也不歸孟家管。還好成親當日雖然天氣干冷,寒風凜冽,但有日頭當空,似陽光普照一般,孟家才放下心來。
蕊娘身上著祁王妃服飾,頭上戴著九翟冠,冠上有銀絲編制的翟鳥九只,嘴銜珠滴,映襯著白皙飽滿的面龐,典雅莊重,令人不敢直視。
站在一旁的韓老夫人和永寧郡主見狀都和韓婉道“王妃穿這一身真精神。”
韓婉笑道“今年長高了不少,成日在家中不吃羊肉,專吃牛肉,說是可以增高。又睡的飽,就是有些抽條了。”
女兒生的苗條纖細,但是身子骨并不弱,從宮里出來時,有些小毛病,經過一年的調養,比尋常人都好。聽說寧安侯府的桂姑娘請的大夫專門調養身子,養的珠圓玉潤,原本她也想如此,被蕊娘拒絕了,小姑娘愛美,她偏不喜歡發胖的身形,尤其是她素來還跳綠腰舞,越發要求身材輕盈。
“我送的那對老參可要壓箱底的放好了。”永寧郡主意有所指。
韓婉扯了扯嘴唇應好,但她想起昨晚自己遞給蕊娘的那瓶小瓷瓶,也不知道自己做的對不對。
好在韓老夫人說起寧安侯府的桂迦南“我前兒去她們家看過了,她們家里倒是闊氣的很,準備了兩百抬嫁妝,那是真寵女兒啊,寧安侯府大半家當都陪送了。蕊娘,你嫁妝已經算是非常多了,但被她壓了一頭,不要急,別為這事兒掛臉子,大家自個兒過好自己的日子。”
知曉是外祖母特地去打探,蕊娘點頭“孫女兒怎么會因這樣的事情掛心,大家說是妯娌關系,這五皇子住所和六皇子還挨在一起,若是一開始就生怨了,日后怕是要結仇,這又是何必呢。”
反正在宮里就是這點好,規矩雖然大,但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人際往來。
桂家今日也是張燈結彩,桂夫人看著女兒一身親王妃服飾,熱淚盈眶“好孩子,今兒就要進宮了,可不要再置氣了。宮里的那幾位嬤嬤,都是人尖子,孟家那里去了四位嬤嬤,聽說回宮時,都夸孟氏規矩好。那孟家怎么和你比,你是侯府嫡女,她只是個三品官的女兒,你可不能讓別人腹誹你爹娘才好。”
“娘,我知道了,木已成舟,我是不會胡來的。”桂迦南也并非是真傻,只是感嘆世事無常,她終究和樓公子有緣無分,但想起她心里面的樓公子居然也是個花心種子,這種不甘心倒是少了幾分。
人也不是完全視富貴如糞土,尤其是在大陣仗下,容易飄飄然。以前十分的不滿意,也變成了三分。
桂夫人欣慰道“你知道這個道理就很好,五皇子自幼喪母,在皇上膝下長大,可以說和你也算是青梅竹馬,年齡相仿。家里也毋須你管,你兄弟和你爹還有我,都只盼著你過的好就成。”
“只是頭一件事,就是生下嫡子,你看那位二王妃,多么高的出身,先錦鄉侯世子和長公主的女兒,被側妃搶先生下長子,她現下就是有了身孕也難說,次妃可不是一般的侍妾。”
桂迦南生于侯府,也并非真的頭鐵之人,但她對五皇子無意是真的,或者說她根本視皇宮為牢籠,也懶得逢迎,所以想著早些生下嫡子,這樣自己也算是功德圓滿,既守住了自己的位置,又免得天天應酬丈夫。
宮里的娘娘們也都聚在一處,等著兩位新人進宮了,妃嬪們都在太后這里,這等大喜日子,皇后卻是姍姍來遲,顯然龐太后對皇后已經是不抱持任何指望。
這種場合,只是需要她安生些,還派了人看著。
郭貴妃身后站的是兒媳婦三王妃王氏,她當然對這個兒媳婦不滿意,兒媳婦的爹只是個七品官,祖父雖然是部堂高官,王家也是無錫名門,但到底不如自己侄女兒親。今年三月進門,如今都大半年了,肚子還沒個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