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子的馬車已經好多年不曾出現在京城的大街上了,本來速度就不快,出了御街之后四周圍觀的人格外的多,于是走得越發的慢。
若是按照正常的速度,從皇宮到長公主府半個時辰足夠了,若是馬車飛奔只需要一半時間,但如今半個時辰才剛到長公主府所在的東南大街上。
不過馬車里的人不在乎。
周明妍和崔公公談得正投機,崔公公茶都喝了兩杯,可謂是把姬長恒從小打到大的事情細數了個遍,一邊數一邊夸。
而周明妍呢,在喜鵲眼里那就跟換了一個人一樣,健談親和讓人如沐春風,和崔公公你來我往夸著皇太子。
但凡崔公公說什么,她們家三小姐都要用上驚訝贊嘆的表情,然后還要配合一下反饋
真的嗎殿下好厲害
不愧是殿下,我就知道殿下非凡夫俗子。
殿下還做過這個太好了
殿下真是優秀
諸如此類。
偏偏崔公公是從小看著皇太子長大的,不管是感情上還是利益上都是放在第一位的,周明妍這么會夸簡直是搔到癢處了,整個人一路上都是舒心歡喜得不得了,就連眼角的淺淺的皺紋也因為笑容變得更深了一些。
等到了長公主府大門口的時候,周明妍已經和崔公公約好,過兩日去東宮拜訪,看一看皇太子生活過的地方。
崔公公自然是高興的,但是想到皇太子已經轉危為安,但是太子妃不知道,還是抱著守寡的決心來東宮,只希望從皇太子生活過的地方尋找痕跡,描摹出未來夫婿的模樣,并且往后幾十年都要靠著這些他人說和曾經的痕跡渡過一生,崔公公就鼻子發酸。
盡管這種事情未來肯定不會發生,從皇太子著急給太子妃督造赦令,還有時不時送來消息讓他們從庫房里挑選東西添到聘禮里頭,就知道以后這東宮小夫妻倆一定會很恩愛。
但是這不妨礙崔公公感動得稀里嘩啦的,不過作為宮里的老人,這點情緒控制還是有的,只不過他現在是越看未來的太子妃越歡喜。
若說原來希望皇太子早日大婚是因為皇太子,那么現在他也是真心想早日迎這位女主人入主東宮。
皇太子的車架還沒有駛上東南大街,消息就已經傳到了大長公主府里頭,也不用細想就能知道坐馬車的人是誰,畢竟請柬可是長公主府發出去的。
大長公主一把年紀也是第一次遇到,小姑娘顯擺到她面前的,雖然有些被冒犯但倒不生氣只覺得有趣,這小姑娘真厲害,可惜皇太子沒有這個福氣,不然這么厲害的太子妃內宅后宮還有什么擺不平的。
別小看這簡簡單單的借馬車一事,十五六歲的小姑娘,不是誰都有這個膽子跑到東宮去扯虎皮的,問題還被她扯成功了,其中不難看出帝后對她的看重。
大長公主是高宗一輩,現在的皇帝見到她都要叫一聲姑姑,更別說和皇太子有婚約的周明妍了,得稱呼姑婆。
所以盡管皇太子的車架停在了大門口,超級加輩的大長公主也是不可能出來迎接的,所以開了門等在門口的是大長公主的兒媳,出自靖王府的小郡主,如今的郡王妃姬晨。
只是,本來只需要主人迎客的,最后被姬晨一招呼,變成了所有人去迎客了。
朱紅色的大門大開,姬晨帶著所有來參加秋日宴的客人一起到大門口迎接,有品級的沒有品級的,大大小小一排排站好了對著皇太子的車架福身行禮。
這個禮和馬車里坐著的人是誰沒有關系,只是單純的,見到帝后儲君的車架,所有人都要行禮,只不過各種場合對于行禮的要求不同罷了。
無需喊起,一大群穿著華麗頭頂珠翠的貴人們直起了身子,看著華麗寬大的車架,面色都有些不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