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是上滬新體育場項目,包括符合NBA標準的新體育中心,相關配套訓練基地,籃球公園,體育中心周邊地塊的商業開發,楊磊希望自己能搭便車,盡量沾點好處。
這個模式很有意思。
徐教授在給紅楓市經濟開發區做“點帶面”規劃時,重點研究過如何讓一個主題型經濟體的商業價值最大化。
徐教授越看越高興。
想抽煙,楊磊給他遞來煙,點上火。
想喝酒,楊磊端來最醇美的窖藏,送到他嘴邊。
想上廁所,楊磊買來曰本最新款的智能馬桶蓋。
他最擅長的就是“點帶面”經濟模型,楊磊送來國內第一個“NBA球隊模式經濟綜合體”,簡直就是為他量身定做的大項目。
徐教授最擅長的地方,也是他最敏感的地方。
他被楊磊撓得好舒服,全方位360°地伺候著。
啊~~舔的好爽!
徐教授滿臉笑容,拿起電話,給自己的學生張喬宇打過去:“喬宇,你們在上滬有什么收獲?”
張博士介紹了十分鐘,徐教授的表情越來越嚴肅。
沒想到,這小子竟然認識那么多大人物,許多都是行業翹楚,這件看似不可能的事情,竟然被他以一種奇怪的角度切入進去,還似乎摸到了門道。
掛斷電話,徐教授思考自己加入的得失。
他確實在找關系,找機會調回北大,但他這些年在紅楓大學獲得的成就,人家北大的領導不認可,覺得太一般了,所以調不調他回北大,還模棱兩可,上面還在研究。
中京的經濟圈子有一種皇城根下特有的驕傲,他急需一個拿得出手的新成績來證明自己,上滬新體育場項目就是最好的籌碼。
但是,上海灘不好闖啊。
多少在外地跺一跺腳就抖三抖的大佬闖上海灘,最終鎩羽而歸,或者被吃的連骨頭都不剩,在上滬混口飯吃很簡單,但能在上滬闖出名號的,少之又少。
徐教授只要參與進去,就是和上滬的經濟學家正面PK,在上滬搞經濟的那幫學者,以復旦經濟學院為首,從來都是對上滬以外的同行相當排擠的。
他一旦失敗,就會被釘上恥辱柱,一輩子都不好意思去上滬。
但是只要成功,他就拿到國內首個精彩案例,各種好處都來了,北大也會亮起綠燈。
前怕狼,后怕虎。
丟掉舍不得,吃下去又怕燙嘴。
思前想后,徐教授拿著材料書離開辦公室,直接回家。
他對徐詩薇說道:“詩薇,收拾一下,明天陪我去一趟上滬。”
徐詩薇這幾天被沒收手機,限制出門,在家悶悶不樂,有些無精打采。
但父親的命令,她從來都是乖乖聽話的,又將前幾天帶回來的箱子拖出來,整理自己的行李。
很快,徐媽媽接到電話,也迅速趕回來。
她這邊車輛廠的工作交接快要結束了,等車輛廠正式進入到拆遷環節,幾個月后她也會回到中京,換個大國企繼續當總經理。
兩口子一商量,覺得這事可以做。
兩人將徐詩薇叫出來,徐教授嚴肅說道:“我要你去參與上滬新體育場的設計招標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