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磊拿出文件冊,取出一疊需求說明文件,給大家一人發了一張。
大家都沉默觀看起來。
企業需求很寬泛,而且不需要科研那么精細,只會給出一個大致的硬性指標,比如說“彈性模量的值在30Mpa以上”。
就這一個數據,就再次淘汰一半的教授。
這是很重要的標準,阿迪達斯的Boost爆米花技術,鞋子踩起來非常舒服,回彈性好,這就是踩屎感,Boost材料的回彈性的值,就是30Mpa以上。
材料不能回彈,還叫什么Boost爆米花?
直接叫玉米粒好了。
可國內做高分子研究的,有幾個人敢保證30Mpa?
標準橡膠的數值是1-10Mpa,高于10Mpa的就可以叫TPU了,可30Mpa實在是太難了。
呵呵噠,又有一半人不想再看,抬起頭觀察其他教授的反應,看熱鬧也好呀。
王傳喜副教授,食物鏈最底端的魷魚,一字不漏的看下來。
50Mpa甚至更高的實驗室產品他都能做到,但那是實驗室完美級產品,成本非常高。
能大規模穩定商業化生產的,他估算自己只能做到18Mpa,再高的話,一雙鞋子的成本會超過5000元,這就沒有商業價值了。
一個老教授捏著紙,感慨道:“你這些要求很高啊。”
楊磊笑呵呵道:“但是對巴斯夫和杜邦來說,這些都不夠看的。”
滿屋子臉紅。
打臉要不要來的這么快?
小子,你好歹也是我們化學系的,給教授們一點面子可好?
趙院士問:“你有沒有和中石化聯系?他們的工業研發實力,應該不會輸給巴斯夫和杜邦太多。”
楊磊道:“人家根本就不理我,我好不容易問到一個上滬中石化的小領導,人家說,你把錢給我,我到時候給你產品就行了,一切都不要我管。我覺得這是不可接受的,我必須要求這項技術的所有商業權益,包括專利權。”
“學術成就方面呢?”
“通訊作者我不要,我掛個并列第一作者,能讓我大學畢業就行。”
“化工科研的周期相當長了,你準備投資多少錢?”
楊磊看著四周,每個人都期盼地看著他。
楊磊笑了笑:“第一年,研發經費1000萬。以后每一年的科研投資,我會拿出銷售成本的15%出來。”
現場不少教授嘴角露出笑容,有點輕視,他們還不了解楊磊。
“現在國內做運動鞋的企業,安塔,匹客,361°,他們的科研經費大概是2%左右吧,你們卻要用15%?你們一年銷售額多少?”
楊磊心里默算了一下,在一干教授的輕笑中,淡然說出一句話:“今年下半年的營業額大約是2.4億,所以,科研經費是多少來著?3600萬吧。”
啪!
全場仿佛聽到了一聲巨大的響聲,打在這二十來個教授的臉上。
這小子!
一個人,撐得起整個復旦化學系的全部研發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