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教授很謙虛地說:“王教授太夸獎了,論文這種東西,上就上,不上也沒什么關系,順其自然吧,其實我都不在乎的。”
王教授豎起大拇指,贊譽道:“好心態!”
電話響起,是經濟學院的劉院長打過來:“老徐,我就說吧,今年第一期的《經濟研究》絕對有你,還是封二,僅次于社科院的老張!”
徐教授笑呵呵:“我也只是沾了去年的光,沒想到編審那邊速度這么快。”
劉院長哈哈大笑:“審核速度快,還不是因為你的論文質量好!這么大的喜事,你必須請客。”
“好好,必須請客,那么擇日不如撞日吧,今天晚上,燕園餐廳怎么樣?”
“時間會不會太趕了?”
“就請幾個老朋友嘛,大家一起慶祝慶祝,又不用弄的全天下皆知,免得通知這個,通知那個,大家都在背后說我,發了一篇論文就得瑟到滿世界喊。”
“誰敢這么說?誰論文發在《經濟研究》上,我主動幫他滿世界喊!”
“哈哈哈,劉院長,您就別笑話我了。晚上吃飯,我順便把我女兒叫上。”
“行行行,那我也把我侄兒叫上,讓他們年輕人多認識認識。”
“好的,晚上6點之前到就行了。”
徐教授笑呵呵掛斷電話,心情格外愉悅。
面前這個還沒走的王教授肯定是一定參與的,又通知了幾個關系好的同事,最后打電話,把燕園餐廳最好的包房定下來。
雖然此刻窗外飄著小雪,但徐教授的心里充滿了熱量,室內的暖氣烘烤著,就連冬日的水生竹也發出嫩芽來,如同徐教授的心,老樹他也能開出新芽,從紅楓大學挪回北大,他的事業竟然又上一個臺階!
今天是《經濟研究》的發行日,一上午,京城經濟學圈子里的專家,教授們,幾乎全都看到這篇論文,大家都羨慕不已。
像這種超高質量的專業論文,足夠成為一個經濟學教授的金字招牌,徐教授完全可以去金店打一條3斤重的大金鏈子掛在脖子上,在外面吃香喝辣好幾年。
這是價值幾十億的成功案例呀!
國內多得是人傻錢多的企業愿意投資,是找一個空有理論知識的教授,還是找一個有成功案例,實戰經驗豐富的教授當智囊,傻子都知道選后者。
而且絕對不會吝嗇,幾十億的大項目,報酬絕對驚人。
“老徐這下算是徹底站穩腳跟了。”
“他確實不錯,有點本事。很少有教授剛剛加入北大,不到半年就融入核心圈子的。”
“咱們這可是京壤之地,皇城根下,全國最頂級的人才都在這里,想出頭不僅僅要看實力,還得看運氣。”
“老徐運氣真的不錯,一來就碰到大項目。”
“我聽說老徐正在做另外一個大項目。”
“哦,是什么?”
“具體不太清楚,只知道也是上滬的,估計也得幾億,幾十億也說不定。”
“哈哈,這么大的項目又被老徐拿下,復旦和交大那批教授不會被氣死?”
“可不是,我看他郎咸評怎么好意思,哈哈!”
一些北大教授都在感慨,談笑。
說起北上兩城的交鋒,大家都很樂于見到中京的同行在上滬的地盤搶食吃,這個時候大家才會團結抱在一起,一致對外,至于窩里踩,互相尿,回京城了關上門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