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面測試人員通話,楊磊點頭:“可以聽見。”
他這邊一切準備就緒后,遠在對面千米外的泰恩大橋,貝爾-格里爾斯正在乘坐絞車上去。
與巨大的鋼鐵橋梁相比,人類顯得格外渺小。
想一想,一百年前的英國人,用了多大的集體智慧才創造出這個鋼鐵奇跡,不得不稱贊人類的偉大。
因為泰恩大橋是個彩虹樣式的拱橋,絞車在邊側登頂后,還要坐一段很長的弧線軌道,才能到達拱形的最高處。
嘎吱!
絞車斗停下來,這里要用人工操作,從直線上升的絞盤改成弧線前進的軌道,橋梁工程師跨下翻車斗,站在操作區。
“等一下。”
貝爾-格里爾斯攔住橋梁工程師,指著細長的檢修軌道,問道:“這條軌道只能走絞車嗎?”
工程師問:“不然呢?”
“人能不能在上面行走?”
“可以,有時候檢修工人也會徒步走上去,清除銹死部位,或者鳥尸魚骨殘骸之類的垃圾。”
貝爾站起來,一手拿著奧運火炬,另一只手扶著絞車邊緣:“我要走這條路。”
“你瘋了吧!”
幾人都驚愕,尖叫起來。
這個時候,他們已經到達差不多200米的高空了,風大的嚇死人,誰敢陪著他去走鋼鐵軌道?
鋼鐵軌道只有1米寬,旁邊是很矮的鋼鐵護板,差不多30公分高,主要是是為了固定絞車邊緣用的。
鋼鐵軌道中間是鏈條傳動,三指粗的交纏鋼索穿過絞車底部的鐵環固定,避免在特別極端的天氣下,橋上橫風吹翻絞車。
當然,近百年來,從未出現過絞車脫軌的事件,如果是大風,橋梁檢修人員也不會上去。
而且絞車重量幾百公斤,人還不到100公斤,像今天的6級大風,大樹都被吹得搖晃,電線呼呼作響,行人撐傘都很困難,貝爾手里的火炬都快被吹得熄滅了,誰敢在這么窄的軌道上行走?
也只有貝爾這種不要命的瘋子了。
貝爾還真的抓住絞車邊緣,一躍而下,踩在鋼鐵軌道上。
“小心!”
大家都驚呼,這太可怕了,只有他腰間的保護鏈條拉扯著,他萬一掉下去了怎么辦?
BBC的攝像師稍稍探頭,讓鏡頭對準下方。
200米的高空,足足有60層樓那么高,地面上的一切都變得特別小。
鏡頭里,只能看到長長的大橋,寬闊的河流,如同玩具車一樣的汽車與河船,再就空無一物。
那種讓人窒息,讓人心跳停止,讓人害怕的高空暈眩,一波接一波地侵襲著攝像師。
嘔……
BBC的這位攝像師受不了了,干嘔一聲。
他鼓起勇氣跟拍貝爾,好多次同事再三問他能不能撐住,他都說能行。
可一想到自己馬上要和貝爾一起去走這個1米寬的軌道,他的雙腿就發軟。
攝影師通常比主角更累,因為他不僅要跟隨主角的腳步,還要拍好鏡頭,在200米的高空做這種事,BBC攝影師終于被擊潰,他的心臟實在承受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