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未來X-Sports會發展成什么樣子?
電子商務真的會將實體產業擠兌到紛紛倒閉的程度?
那么多實體地產,難道都會面臨關門不成?
沒有誰能說得清楚未來發展的趨勢,至少在楊磊重生的那一年,實體商業仍然活得好好的,達到了一個微妙的平衡點。
楊磊斟酌了幾秒,說道:“我覺得,電子商務會和實體商業模式呈現互補狀態,有一些行業是電子商務無法取代的,比如金融,餐飲,理發,醫療,養生保健,菜市場等等,或許在未來,吃飯,超市購物這些都可以在網上操作,專人送到家門口,理發,醫療也有人上門服務,但畢竟這些還是有成本的限制,實體和電商會尋找到一個平衡點。”
馬化疼問:“那你認為穩定的平衡模式會是怎樣的呢?”
楊磊想了想,和盤托出說道:“大概會是零售巨頭紛紛開啟電商渠道,線下和線上共存互補的模式吧,這才是最穩定的平衡模式。”
馬化疼問:“線下和線上的比例大約是多少?你覺得是50比50,還是二八定律,20線下,80線上?”
楊磊道:“我個人傾向于50比50。”
馬化疼問:“之前我問過馬雲先生,還有汪建林先生同樣的問題,他們一個是線上,一個是線下商業模式的典型代表。馬雲認為線上至少占據80%以上的份額,汪建林則認為不會超過50%,而且兩人打了個賭約,期限是到2022年,也就是10年后再看全國零售市場的份額,賭注是1個億。你支持哪邊?”
小馬哥,要不要這么窮追猛打呀,馬雲和汪建林都是朋友,都是合作伙伴,你叫我怎么回答?楊磊哭笑不得。
站在旁邊的王小吖看出楊磊的為難,笑著說:“馬化疼先生,你這是要逼著楊磊立刻站隊嗎?”
楊磊靈機一動:“我現在站隊,站的那個人能給我免十年租金,或者免交易手續費嗎?誰答應,我站誰的邊。”
有你這么瞎站隊的嗎,給奶就是娘?全場哄笑,知道楊磊是在開玩笑,這個問題總算是糊弄過去了。
臺下的汪建林和馬雲都在鼓掌,真是個機智boy,誰都不得罪,左右逢源,還不讓大家對他產生厭惡。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萬達和阿里是對抗性的企業,雙方都在影響對方的生意,1個億的賭約有點像是意氣之爭,也是產業的生死之爭,當然誰都想多占一點。
馬化疼想的更多,他賣掉拍拍之后,始終沒有徹底放棄電商,于是他投資了京東,希望借著京東來翻盤。
楊磊的話給了馬化疼非常好的提示,他決定回去后,立刻加大對京東的投資,做成霸占線上,遍布全國各地的京東超市實體店。
現場聽眾也全都若有所思,如果被聰明的有心人聽見,絕對是不小的商機。
楊磊提出了一個重要觀點,就是“超級大賣場線上線下互補”。
臺下,蘇檸集團,國美等傳統實體企業就是大賣場呀,他們的老總都在紛紛思索有沒有辦法在電商市場分一杯羹。
像中糧,老總今年拿到一個經濟人物大獎,意氣風發,為什么不搭乘網絡電商的便車,將中糧網商發展起來?
唯品會,紅孩子等單純的線上電商企業也在探索,估算從線上走到線下需要跨越多大的門檻。
在錄制現場的最后一排,有一個不到30歲的年輕人,看著臺上侃侃而談的楊磊,除了羨慕之外,還帶著一絲崇拜。
他叫陳鷗,一個活躍在化妝品市場上的男人,開了一家規模不大的電商,叫聚美,2012年銷售額20億元,實際虧損1.2億,還還處于燒錢搶市場的起步階段,距離盈利估計還要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