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失去,就有得到。
楊磊吃過4000萬美元的大虧,重振旗鼓,又重新賺了回來。
這幾個月,他戰斗在華夏外貿最前線,學到很多東西,吃透了整個行業。
越是吃透,知道的越多,他也越是深深地感覺到,華夏這邊的服裝制造和制鞋產業正處在泡沫刺破的最后虛幻中。
房地產暴漲帶來了全社會的無盡狂歡,同行們一個個都轉行炒房去了。
這是很簡單的一個道理。
莞東的一家服裝加工廠,200多人的小規模,老板起早貪黑,摸爬滾打,辛辛苦苦從2008到2013干了五年,算下來沒有老板娘五年前在深市投資的一套房賺的多。
這還做個屁的實業?
這還搞個毛線的生產和設計?
什么辦工廠拉動就業,提供工作崗位,在這位莞東的老板看來,一點意義都沒有。
他這五年也就養活了200多個人而已,國家又不會給他發一個“拉動就業”獎,交了幾百萬的稅也沒人夸他一聲,他何必那么辛苦?
不如廠子一賣,享福去,不累死累活搞實業了。
這就是粵東,胡建等地沿海城市,中小企業的普遍情況。
都是一樣的。
再看那些大公司。
李檸,上市公司,2013年又虧損了2個億,股價下跌34%,只能死撐。
美特嘶邦威,上市公司,新任董事長賣了公司一套房,入賬2000萬元,上市公司報表立刻扭虧為盈,真是諷刺。
安塔,全年凈利潤1個億,全公司上到CEO,下到清潔工,全都高興地像孩子似地,慶祝來之不易的勝利。
360°比較幸運,四年前被楊磊強勢打垮,立刻轉型做童裝,大魚吃小魚,現已成為童裝企業巨無霸,今年凈賺3.6個億。
360°的老總參加服裝產業協會的年會,見到楊磊還很親熱,堅持要請楊磊吃飯,完全忘記了四年前在羊城亞運會上兩人打的頭破血流,反而很感激楊磊把他們逼上絕路,絕處逢生。
再看看大環境。
環保,越來越嚴格了,所有的機器全都要產業升級,淘汰不環保的項目,舊機器賣又賣不掉,新機器死貴死貴,產業升級的成本極高。
工人工資,普遍從一個月2000塊漲到3500塊,還招不到人。
水電氣,土地相關,高稅費,廠房租金,人工福利待遇,全都在上漲。
各種成本暴漲,但在網購越來越方便的情況下,商品的售價卻保持不變,甚至還在下降。
全國那么多人都在網上賣衣服,你不降價,別人降價,你就賣不動。
企業的利潤只能逐漸降低,全國的服裝,制鞋產業,沒有一家日子好過的。
關閉的關閉,搬遷的搬遷,破產的破產。
最后,全民炒房,連賣菜大媽都在炒,更別說企業家炒房了,上到90歲的老頭,下到10來歲的毛孩子,都知道炒房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