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磊與他握手:“我會和你的經紀人再談談的,我只希望你不要太快答應耐克。”
雙方的第一次見面沒有太多進展,再加上葡萄牙隊小組未能出線,C羅的心情不太好,沒心情談合約。
回國之后,在弗格森的再三建議下,C羅和自己的經紀人認真考慮,要不要跳槽到X-Sports這件事。
他們搜集了很多X-Sports資料。
包括年營業額,市場規模,全球市場份額。
得出的結論不容樂觀,X-Sports現在大約是全球第五,每年營業額在40-50億美元之間,是耐克的四分之一,阿迪達斯的二分之一。
而且主要產品在籃球鞋,網球鞋,休閑運動鞋等領域,在專業足球鞋上,他們還是新手。
但X-Sports的運營非常厲害,成本控制也厲害,研發舍得投入,所以雖然營業額不高,但利潤率是行業最高的,比阿迪達斯更賺錢。
X-Sports從NBA賽場上搶走庫里,這個新聞被完整展示在C羅面前。
他的團隊分析,認為X-Sports確實是一家很厲害的公司。
但C羅說:“庫里在耐克是二級明星,被挖走只能說明耐克不重視,這樣的二級球星對耐克來說實在是太多了。而我不一樣,我是耐克最看重的足球運動員,是一級球星,他們不可能放棄我的。”
經紀人說道:“那就讓耐克和X-Sports競爭,抬高你的身價。”
C羅反問:“萬一X-Sports出到一個連耐克都承受不起的天價,我去還是不去?”
經紀人說:“當然去。如果你拿到一個天價,成為全世界最貴的球星,任何人都不敢對你不敬。”
C羅的父親也說:“你還以為你能再踢幾年球?如果X-Sports給出的價格能讓你這輩子都舒舒服服地過下去,為什么不要這些錢?”
對呀,好像確實是這個道理。
C羅又猶豫了,他們踢球的最終目的,不就是為了賺錢嗎?
2014年巴西世界杯結束之后,轟轟烈烈的轉會,商業合約,爭搶新秀等活動又開始了。
世界足壇一片火熱,各大豪門俱樂部紛紛向自己看中的球員開價,歐洲和美洲的菠菜公司也在渾水摸魚,推波助瀾。
菠菜和足球的關系,已經是世人皆知的秘密。
有些話就不用一再重復了。
每年轉會市場上,不斷推高的球星身價,就有很大一部分是菠菜公司的功勞,抬高身價,讓球迷興奮,讓市場繁榮,最后再通過菠菜從球迷身上撈回來。
現在,耐克和X-Sports進行競價攀比,比的就是真金白銀。
歐洲菠菜公司對華夏人痛恨入骨,很有可能這次X-Sports的對手,是耐克+菠菜的聯軍。
楊磊確實很謹慎。
他當然不可能有菠菜公司那么有錢,人家威廉希爾,立博國際,一年的流水都是幾千億歐元,剛剛結束的巴西世界杯,兩家公司估計賺了幾百億歐元,這些錢完全可以砸死X-Sports。
怎么競爭?
楊磊只好請來政界的關系,一方面給英國的這幾家菠菜公司施壓,另一方面在輿論上大為造勢,高調宣布X-Sports有意簽約C羅。
他主動攤牌,試探多方反應,順便給耐克施壓。
一時間,世界足壇嘩然。
全球的足球迷們都發現,一家來自華夏的小公司,一個新誕生的運動品牌,現在世界排名第五的運動公司,竟然想挑戰幾十年歷史沉淀的耐克,還想搶C羅?
“井底之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