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緣,一名來自華夏的種子科學與工程研三研究生。
2023年春,在這個她本以為可以憑借著自己幾年來的課業成績,畢業留校的時間點。
她原本用于研究生畢業論文的鹽堿性小麥,被隔壁動科專業跑出來的小綿羊給啃食殆盡。
鹽堿性小麥,這是她研究生三年來做出的最具價值的成果。
雖然目前成活率還很低,但她真的做到了在本不適合種植小麥的海邊實現了小麥的種植。
有著這樣的研究成果,她本以為自己可以順利畢業拿到留校資格,以避免自己畢業即失業的災難。
回想當初她因為高考報考專業調劑,在臨床醫學上滑檔的她意外來到種子科學這個毫無疑問的冷門專業。
她想過復讀可是她沒有勇氣再經歷一次高三的折磨。
并且作為一個父母離婚后雙方都不想要的孩子,被姑姑撫養長大的她也沒有那個臉去請求姑姑幫自己支付復讀的費用。
她想過轉專業,可是作為一個大多數由滑檔學生組成的冷門專業,轉專業這三個字可以說是同期卷王共同的追求。
大一大二連續兩年沒能擠進年級前三的她漸漸也放棄了轉專業的希望。
她想著既然沒有辦法轉專業,作為前幾位卷王轉走后,年級組里當之無愧的第一,她開始琢磨起在本專業留校的可能。
于是乎她拼盡全力在同班同學大多選擇跨專業考研的情況下,毅然報考了自家院長的研究生。
研究生三年,她做過非常多的育種實驗,從不容易發芽的土豆,到種子極小的芒果。
三年時間她拼盡了自己全力,而眼前這一小撮海邊的小麥田,便是她所有項目中最具價值也最有望成功的那個。
原本她只是在采集海草數據的時候意外發現了一株長在海邊鹽堿地上的野生小麥。
她至今都還記得她當初的激動。
眾所周知小麥適宜的是中性土壤,而靠海的地方土地一向成堿性,在h值超過7的前提下,一般來講小麥是無法在這里生長的。
但這株生長在鹽堿地的野生小麥給了她希望,她以為這是她的機遇,是她留在學校不必去外面用冷門專業找工作的救命稻草。
她開始努力的用在那一株小麥上找到種子去盡可能的繁育新的小麥。
雖然在這個過程中大多數的麥種都沒能成功順利發芽長成,但在她的努力維護下,依舊是有幾株成活的小麥在溫室的保護下結出了金黃的麥穗。
然而天殺的是。就在她以為一切都要塵埃落定的時候,隔壁動物科學專業偷跑出來的小綿羊給她的人生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她就不明白了為什么一只生活在距離這里近三公里左右羊圈里的小綿羊,會越過一路上這么多的雜草精準的撞開大棚的塑料薄膜,找到她這塊不過"巴掌大"的小麥地。
她不理解,但不管怎樣為了自己的畢業論文,她還是第一時間選擇趴在被毀于一旦的小麥地上,盡可能尋找著殘留的麥種。
然而事與愿違,作為一只能夠跨越近三公里越過無數草地精準找到美味小麥的"神羊",這位主要用于產毛的小吃貨顯然繼承了華夏粒粒皆辛苦的美德。
那一天意識到自己的努力化為泡影的她,無力的癱倒在大棚里。
她雖然是一名研究生,但在這樣一個冷門的農學專業,又是一個在職場招聘上處于劣勢的女孩子。
她不知道在學校本就不缺老師的編制前提下,沒辦法拿出優秀研究成果的自己接下來該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