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方圓府,對朝堂來說是個不小的震動,也引來了不少非議。
不用說成立一個新的部門,就是增設幾名官職,也需要長時間的規劃、提案、審議、試行,最后將方方面面落到實處,才敢真正地推行。突然之間要成立一個方圓府,并要求人員立刻走馬上任,這無異于孩童間的胡鬧。一旦過程出現什么問題,可不是一兩個人革職查辦就能解決的。
身為方圓府的知府,趙新澄知道其中的艱難,他現在連班底的人都沒認全,甚至都未見過一個人的面。然而方圓府要求在明天建起運行,開始全面管理方圓市。
沒有多余的時間,趙新澄唯有在今天宴請即將隨他一同去方圓府就任的同僚。地點選在“余音梁”,也算是個上檔次的地方了。
“我趙新澄不才,擔此大任,誠惶誠恐,日夜難寢,本欲退縮,然皇恩浩蕩,天命加身,我輩臣子自當殫精竭慮,披荊斬棘,一往無前,不負所望。新澄于翰林院關門造車八年,難免迂腐,為人處世多有呆板。想要治理方圓府,還需仰仗諸位同僚齊心協力,才能夠完成這一使命。這一杯,新澄敬大家!”
趙新澄用的是最大的酒杯,足足有三兩三,仰頭一飲而盡。
“愿同趙大人一同治理方圓府!必定竭盡所能,不負所望!”
“不負所望!”
三大桌的官員一同舉杯,全部一飲而盡。
烈酒入喉,趙新澄覺得喉嚨往下瞬間燃起了烈火,將他的身體攪成一團。眩暈與疼痛感更是直沖腦海,然而他還需要笑臉跟桌前的人交談,并且一桌一桌地敬酒,保持絕對的清醒去牢記每個人的相貌,跟每個官職對號入座。
剛入翰林院的時候,趙新澄也曾滴酒不沾、嫉惡如仇,不如愿的一律拒絕,絕不強求自己去阿諛奉承。然而,逐漸地,他開始屈服于一場場飯局,看著身邊的人一個個升任高就,而留下的爛尾活都落到了他的頭上,他堅守的東西開始崩塌,不得不變得隨波逐流起來。
(本章未完,請翻頁)
“來來來,這一杯酒我敬大家!初次見面,但見眾位大人都是雄姿英發、氣宇軒昂,我心里也是充滿信心!相信一定能夠跟修為大人攜手干出一番政績!來,我干了!”
“趙大人,真是海量!今日我們就舍命陪君子,一同干了!”
“……”
酒至黃昏,眾人才逐漸散去,同知跟通判卻被趙新澄一手拉著一個,留在杯盤狼藉的桌前長談。
令趙新澄頗為安心的是,同知跟通判為對立的新舊兩黨,今日的飯局卻沒有什么表面上的沖突。在他看來,他拼命喝的這酒還是稍微有點效果。
在吐了七次后,吐出來的東西都有了血色,趙新澄才終于清醒了些,大腦能夠正常地運轉。
“方圓市該如何治其實并不重要,這個地方就是換內閣的人來也治不了,這就是個無解的難題。重要的是上面到底想要看個什么樣的結果。趙大人,你我最需要做的還是揣摩上意啊!”
趙新澄深以為然,忙問道:“朱兄有什么高見?”
“依我之見,此事是嚴閣老提出來的,本意就是為了整治修行者的囂張氣焰。我們只需找幾個事由,抓一批修行者進行重罰,便能夠往上交差。此事便算辦妥。”
“不錯!方圓府設立的如此倉促,上面也不可能壓下多重的任務,也不會抱有多大的期望!只辦妥一批修行者,方圓府成立的意義就算是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