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一淺也是因為皇后去得早,保成沒地方盡孝才淡了一些,但保成心里定然頂孝順皇后。
于是壓下心中的不安,繼續叮囑“我不在京你要好生處理朝政,要是有人欺負到你頭上也不要客氣,有阿瑪給你撐腰呢。還有,多去看看太后,這次我把老五也一塊帶走,想必她也擔心,你多去幾趟。再有,不許偷偷吃糖,牙會壞,注意保養自己,不許貪涼多吃冰碗,酷暑時一天一碗,其他時候頂多兩天一碗”
朱佑樘頭大了三圈,如果對方不是皇帝他真想敲一敲康熙的腦瓜子,看看里面裝得什么。站在他面前的身體主人是17歲,而不是7歲。
也難怪胤礽會在床頭的匣子里偷藏松子糖。
回憶和真的面對差距還是挺大的,調動胤礽的回憶只是一些細節,甚至不會產生畫面,可真的面對時,康熙的父愛密不透風,讓人壓力山大,喘不過來氣。
康熙,沒有學會對已經長大的太子放手。
或許在他眼里,太子再優秀也還是那個牙牙學語需要他護著的小娃娃。
耐心聽完康熙絮叨,饒是朱佑樘有名的好脾氣也招架不住,這不是脾性的問題,是肉麻的問題。他現在不止頭麻、手麻、腳麻,渾身上下就沒有哪里不麻的。
當初他只有照兒一個兒子,也沒這樣肉麻呀
想到宮里那一串子皇子公主,朱佑樘就想不明白了,明明有那么多兒女應該不稀罕孩子了,怎么看康熙的態度胤礽好似千畝地里一根苗。
太怪異了。
終于,康熙說得差不多,其實是時間差不多了,握著他的手往門外走去。
到了御道,朱佑樘止住腳步,清承明制,不用調動胤礽的記憶也知道那條御道不是太子能夠走的,不過康熙卻回頭“保成,怎么了”
“兒臣不適合走御道。”朱佑樘望著自己走過無數回的御道,和當年他走的時候已經有了很多變化。
康熙卻道“無妨,保成,阿瑪這一去你就要監國了,這個御道你也走得。”
但經歷過皇位爭奪并且獲勝的朱佑樘卻明白,帝王的話很多時候做不得數,現在他走了,看上去是榮耀,日后卻是烈火烹油鮮花著錦,都是罪過。
他只想安安靜靜過完這一生,并不想過于坎坷。
上一世,他能登基上位,還是老天爺站在他這邊,父皇要廢太子時,泰山地震才讓父皇打消了廢儲的計劃。
想到此,他都有點羨慕胤礽。
比起自己如履薄冰的太子生涯,胤礽被康熙照顧得太好,那種直來直去不矯飾的性格是他最為羨慕卻不會擁有的性格。
只有小時候獲得極高質量父母之愛的人才會擁有那樣不會內耗的性格。
朱佑樘再三堅持,康熙不好繼續堅持讓他走御道,兩人分開,他走底下,心里松了一口氣。這時,一個公鴨嗓響了起來“喲,咱們的太子爺怎么沒走御道”
扭頭一看,說話的是大阿哥胤褆,臉上露著一絲極恨以及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