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未來方向
朱佑樘消化了好半天,終于把八旗制度囫圇吞棗吞下,不禁搖頭,大清宗室的權力也太大了。不但能夠領兵作戰,旗主甚至掌握十幾萬旗丁,要知道,這些旗丁可都分布在各個大營甚至拱衛京師的步兵統領衙門之中,并且,旗內又有數十名官員,后宮嬪妃也出自他們所在的旗署。
再有一個議政王大臣會議,所掌握的權勢甚至能夠決定立儲。
要是前世,宗室有這般強勢,恐怕任何皇帝都難以安定。
清朝,還真有點奇怪。
皇權和旗權形成掎角之勢,中間再插入他這個太子所代表的漢人勢力,居然就這么相對平穩的處著。至少,目前他尚且沒有看出來康熙有削弱旗權和宗室的意思,其所倚仗的眾多臣子均是宗室之人。
比如這次親征,就帶了不少宗室之人,一旦立功,又會加強宗室力量。
不過他對康熙又是敬佩的,都說他是中興之主,但他自己很清楚,他開啟的興革僅僅是小修補而已,離圣君明帝相差甚遠,否則也不至于因為包庇兩個小舅子而滯留在地府之中。概是因為他的帝王功績尚且不足以抵消那些業障。
康熙施政目前談不上什么興革,畢竟大清立國不久,卻也正因如此,前段時間可算是內困外交。連續七年大旱災,緊接著京師大地震差點動搖其地位,跟著就是三藩之亂連失八省,京城沒有一兵一卒時察哈爾部又打到離京400里外,差點直搗黃龍。
稍一穩定下來,又翻臉拒不承認三藩之亂期間同意鄭經的將寶島同朝鮮例設為藩國,派兵收復了寶島。
沒過幾年就是噶爾丹挑釁,康熙竟然決定親征,明明他已經用平定三藩之亂以及收復寶島的功績證明了他夠格坐在皇帝寶座上。
不得不說,康熙短短36的人生可比他當初要來得精彩動蕩多了。
“呵,好一個滿族,其實就是不會滿足的一族。”朱佑樘輕笑,話中并沒有任何貶低的意思,身為帝王,必須得有永不滿足的精神才能帶領國家前進。
滿足,看似一時安定,實際帝王的每一份滿足都給后世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是一個裹著蜜糖的果子,吞下,初時甜蜜,毒素爆發時卻帶來災難和苦痛,以及更多人的死亡。
好比當初大明主動從交趾撤掉衙署,讓其復國,僅僅換得一時安定與感激,卻帶來千年隱患。
事后,對方的史書更是將大明記載成北寇。
同時,當初收復交趾之地安南國的成祖卻成了貪一時戰功、無故興兵給大明造成無數傷亡的反面人物。以前,他深以為然,可鬼修千年,深刻明白靠實力說話的他已經再難以相信了。
如果一個帝王收復失地、開疆拓土也能成為殘暴的佐證,那么國土從何而來
天予不取必受其咎。
他難以說什么是錯,什么是對,同一件事可能眼下是無比英明的決定,百年后,成為大錯特錯的事,但是,是非功過,都得做了才知道。
什么都不做,必定是錯的。
想到此,饒是修行到家的朱佑樘也捏緊了拳頭,既然穿越一回,就讓他來修正這個錯誤好了。只是現在安南在清廷面前實在乖順,拿不住把柄,只能暫且推后,等機會。別說安南乖順,緬王等也是如此,連逃過去的南明末代皇帝都被他們主動拿下交了出來。
朱佑樘的眼圈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