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亮是正月初八動的身,正月十五到達的幽州,不光是曹亮一個人來的,包括桓范在內,他的整個幕僚班底也都來了,蘭臺閣則交給了夏侯玄和王基,不過王基兼領并州刺史,主要負責并州的事務,所以蘭臺閣的日常,全部交由夏侯玄來處理。
對于夏侯玄的能力,曹亮是一點也不懷疑的,所以把蘭臺閣交給夏侯玄,曹亮相信他一定可以把政事處理地井井有條,現在蘭臺閣只是負責并州和幽州的事務,但很快冀州將會納入到它的管理范圍,冀州之后,還會不斷有更多的州郡加入進來,曹亮的最終目標,可不光是打敗司馬氏,匡扶曹魏社稷,他還有吞吳滅蜀一統天下之心,只不過飯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現在曹亮還沒有將他的雄心壯志告訴別人,打好眼前的每一仗,才是最為緊要的。
冀州可不像幽州,能讓曹亮一馬平川地踏下去,司馬師舍棄了冀州的經濟,啟動全民皆兵的模式,就是準備在冀州與曹亮拼死一戰,冀州絕對稱得上是一塊最為難啃的硬骨頭。
雖然曹亮并不認同這種全民皆兵的作戰方法,打仗是軍隊的,生產是農民的事,把所有的青壯丁都捉來當兵,那么冀州的農業生產怎么辦?民以食為天,冀州的土地大量的拋荒,引發的后果是災難性的,雖然短期內可以從別的州郡調糧,但那也只是治標不治本的辦法,時間一長,弊端就顯現出來了。
畢竟冀州可是有著近百萬人口的,每年所需的糧食十分驚人,對其他州郡而言,那就意味著負擔加重,賦稅增加,本來農民種地僅僅只能是勉強地維持生計,再突然增加賦稅,必定是苦不堪言,如果再遇到個旱澇災害的,必然是民怨沸騰,難以為繼。
曹亮認為,司馬師這是在玩火,玩火者必**,所謂重兵打造冀州防御,也不過爾爾。
當年的黃巾軍,不也是號稱百萬之眾嗎?但在訓練有素的幾萬官兵面前,就變得不堪一擊了,司馬師一下征募了三十萬青壯充軍,這樣的軍隊,和烏合之眾有什么區別?土雞瓦狗而已。
唯一能讓曹亮上心一點的,也就是鐘會了,別看在別人的眼里,鐘會只不過是一個會紙上談兵的書生,只有曹亮清楚,鐘會才是一個真正的狠角色,此人不但有野心,而且詭計多端,是一個極為難纏的對手。
曹亮到達幽州,那就意味著并州軍進攻冀州已經到了倒計時的階段,討司馬師的檄文也早就由夏侯玄寫好了,曹亮拜讀之后,也大為稱贊,夏侯玄不愧為當世文豪,雖然比不上陳琳的那篇傳世檄文,但也絕對稱得上是佼佼之作。
文中把司馬師給罵慘了,篡權亂國,擅行廢立,穢亂后宮,敗壞朝綱,任人為親,殘害忠良,條條罪狀,令人發指。
不過文中對司馬懿并沒有進行攻擊,反倒是有些褒溢之辭,這讓曹亮有些納悶,按理說夏侯玄對司馬懿也是有著諸多不滿的,為何不像陳琳那樣,把曹操祖宗三代都給罵遍了。
夏侯玄給曹亮的解釋是,司馬懿已死,但他還是一個有相當聲望的人,如果竭力地來貶低司馬懿,反倒容易讓人反感,此時褒揚司馬懿而狠踩司馬師,這個分開對待,則比較容易讓人接受。
曹亮想想也是,司馬懿畢竟已經死了,功過是非已是蓋棺定論了,如果曹亮的檄文連死人也不放過,反倒顯得有些小氣了,現在討伐的目標是司馬師,能讓世人相信司馬師的罪狀,人人唾棄之,才是這篇檄文的重大意義所在。
不過這篇檄文曹亮沒發,準備等到出兵之時,才會公布天下,這樣更能激勵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