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無疑讓吳軍是抓狂不已,原來整個的江面,已經全部成為了魏軍投石車的攻擊范圍,甚至有的石彈還落到了岸上,對吳軍的防御工事造成了破壞。
只有向東西兩邊江面逃竄的戰船,才勉強地逃出了投石車的射程,但是在逃亡的過程之中,接近三分之二的吳軍戰船,遭到了投石車的打擊,盡皆沉沒。
丁封和孫異的樓船也無法幸免,他們在撤退之前,就已經是挨了一彈,樓船受損嚴重,航行速度被拖慢了,結果他們成為了投石車重點的照顧對象,先后十幾枚的石彈命中了該船,最終在撤退途中,徹底地沉沒了。
丁封孫異倒是沒有被淹死,他們落水之后,被旁邊的一艘蒙沖快艦給救了下來,蒙沖快艦以飛一般的速度逃離了長江江面,最終丁封和孫異總算是逃得了一條性命。
但旗艦上的八百多名水兵卻有九成遇難,不是被石彈砸中砸死,就是溺水身亡。
其他的樓船和大型戰船都沒有什么好下場,由于這些大戰船在戰場上目標較大,移動的速度又慢,自然而然就成為了魏軍投石車的活靶子。
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發射之后,魏軍的這些投石車砲手操控起投石車來,越發的得心應手了,而命中的精度也越來越高了,并沒有受到距離的影響,彼時吳軍的戰船大多已經逃到了接近南岸的地方,但依然難以逃脫被擊中的命運。
幾乎所有的大戰船都折戟沉沙,盡皆被摧毀了,幸存下來的三分之一左右的戰船,大多數都是中小型的戰船,其中以蒙沖快艦為了最多。
這種小型的快船船體狹長,行進的速度極快,投石車想要擊中它確實是比較難,它們就如同是一條條的游魚,甚是難以捕捉。
不過魏軍根本就不在意這些小魚,他們盯著的,就是吳軍的那些大戰船,那才是吳軍的主力艦船,只要將這些大型戰船全部摧毀,剩下那些蒙沖快船,又能起到什么作用?
所以,魏軍投石車鎖定的目標,就是那些樓船和大型戰船,一枚枚的石彈輪番地砸了下去,那些戰船就算逃得再快,也逃不過石彈的速度啊,最終它們還是難逃覆沒之下場。
那些僥幸逃離戰場的蒙沖快艦,也如同驚弓之烏一般,明明已經是逃出了魏軍投石車的攻擊范圍,但他們還是拼命地飛馳而走,生怕那些石彈還會追上來似的。
這個時候,魏軍投石車的主要攻擊目標也為之改變了,那些已逃出射程的吳軍戰船已經不再需要魏軍為之浪費石彈了,這時候投石車陣已經將投石車的仰角調到了最高的位置,可以讓石彈拋射后臺更遠的距離,他們的攻擊目標,已經從江面上轉移到了岸邊,對著吳軍的岸防工事展開了狂轟濫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