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把守城門的,不是旁人,正是驃騎將軍司馬伷。
司馬軍的駐地,就在秦淮河畔建業城下,緊貼著城門。
被安排到了新的駐地,明眼人一看就是受了冷落,司馬軍諸將士頗多不忿,他們歸降吳國之后,在淮南戰場上流血賣命,大部分的袍澤都戰死疆場,只剩下為數不多的人了。
然而回到江東之后,他們非但沒有任何的功勛,反而倍受冷落和猜忌,這些將士們都難免心生怨念,腹誹不已。
但司馬伷卻神色如常,被卷入到吳國的這一場政治內斗之中他也是情非得己,他降吳之后,受到了權相孫綝的賞識和重用,在淮南之戰中,司馬伷表現地是格外賣力,希望籍著吳軍之力,讓他有重返中原的機會,國仇家恨,全部唯系于此,司馬伷如此出力,也不然是為了吳國,更多的是為了自己的復仇大計。
但隨著淮南之戰的失敗,司馬伷復仇大夢破滅了,他所率的人馬也損失殆盡,讓司馬伷是心灰意冷,沮喪至極。
可真正糟糕的是,司馬伷發現自己卷入到了吳國內部的一場政治暗斗之中,吳主孫休聯合張布丁奉陸抗等人,欲除掉權臣孫綝。
孫綝似乎也沒有想到孫休會在這個時候出手,否則以孫綝的勢力,又怎么可能會束手就擒。
當時張布和陸抗出手的時候,司馬伷就在旁邊,孫綝絕望之下,向司馬伷求助,如果司馬伷這個時候出手,很可能他就會改變吳國的歷史。
但司馬伷在那一刻猶豫了,他出身于司馬家,比誰都清楚政治斗爭的殘酷性,如果他選擇錯誤的站錯隊的話,那么必將會淪入到萬劫不復的深淵之中。
誠然孫綝對他不錯,委以重用,極其信任,但司馬伷內心之中更清楚,他們之間不過是一種相互利用罷了,司馬伷想要借助東吳的力量來復仇,孫綝則想讓司馬伷給他當馬前卒,所以這種交情,更多的是利益交換而已。
司馬伷在孫綝最需要的他的時候退縮了,正是因為他的這一選擇,讓他免受了滅頂之災,孫綝伏誅,其黨羽皆被牽連,唯有司馬伷能夠獨善其身,而且驃騎將軍的職位也沒有丟掉。
所以司馬伷對吳主孫休還是抱著極大的感激之情,沒有受到懲罰,只是一些冷落,又算得了什么?
更何況,連年征戰,司馬伷也疲憊不堪了,正好趁著這段時間閑睱無事,歇息歇息,至于以后的路究竟怎么走,司馬伷心中也是一片茫然。
過了一年閑睱的時光,突然之間,司馬伷變得不淡定了,因為他也得到了消息,吳軍艦隊為魏軍所破,江防失守,建業城危在旦夕。
吳國的軍民此刻早已經是亂作了一團,紛紛地棄城而逃,許多的軍民就是從司馬軍的駐地旁邊匆匆而過,場面極其地混亂。
手下的人建議司馬伷也撤吧,現在建業城已經是危如累卵,魏軍隨時都可能會殺來,呆在這里就是死路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