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魏軍的喊話勸降,傅僉用大刀給出了答復,在魏軍勸降之際,傅僉又接連地砍翻了兩員魏兵。
而魏軍由稟承著文鴦的命令,不敢對傅僉痛下殺手,反倒是讓傅僉乘機連傷數人。
看來傅僉心存必死之志,這樣的人,就算是喊上一千遍投降也未必能勸降于他。
盡管文鴦與他惺惺相惜,但在戰場上,敵人就是敵人,對敵人手下留情,便是對自己人的殘酷,既然傅僉寧死不降,那文鴦也只好下令將其射殺。
傅僉欲以死明志,文鴦只能是成全他了。
亂箭之下,傅僉再無一生機,他完全被淹沒在魏軍連弩的箭矢之中,但即使是萬箭穿身而過,傅僉的脊背依然是挺得筆直,傲然而立。
文鴦下令將傅僉的尸體收殮了,予以厚葬,任何人都不得輕侮于他。
英雄識英雄,傅僉雖死,但他視死如歸堅貞不屈的態度也得到了文鴦的賞識,這樣的錚錚漢子,即使戰死了,也能得到對手的敬重。
傅僉一死,陽平關下的戰斗也就很快結束了,七成以上的蜀軍投降,其余的全部戰死了,無一人逃走,全部被殲滅。
文鴦都懶得打掃戰場,縱馬直奔陽平關東門,城上的蔣舒早已是瞧得一清二楚,連忙下令打開城門,徒步出城相迎。
“你就是蔣舒?”文鴦騎在馬上,傲然地掃了蔣舒一行人一眼,用冷漠的口氣問道。
蔣舒有些惶恐地拱手而拜,道::“正是在下。”
其實文鴦是打心眼里厭惡這種卑躬屈膝的勢利小人的,他更欣賞的是像傅僉這樣視死如歸的鋼骨男兒的,盡管說蔣舒對魏軍拿下陽平關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對魏軍來說是一件極大的功勞,但文鴦內心之中對他的鄙視,卻是絲毫也不加以掩飾的。
文鴦冷冷淡淡地道:“你做的很好,朝廷那邊自會論功行賞,少不了你的功勞的。噢,你帶人出城去打掃一下戰場,把那些戰死的蜀兵好好地予以安葬,記住,不可輕侮,這些戰死的人才有資格稱得上是英雄漢子。”
文鴦向來是以嫉惡如仇稱著的,對自己厭惡的人,從來也不加掩飾,當年攻入長安之時,賈充獻死而降,試圖想要免于一死,但文鴦對其痛恨不已,怒而將其殺死,可見文鴦脾氣之火爆。
雖然文鴦做法是令人拍手稱快的,畢竟賈充怙惡不悛,壞事做得太多了,得到這個下場也是罪有應得的,但文鴦擅自處決降將,也是嚴重違反了魏軍的軍紀,只能是將功抵過,否則以文鴦的赫赫戰功,早就應當升職了。
但是文鴦不在乎,他對賈充厭惡到了極點,如果這種人還能活在世上,甚至是混跡于官場,那才是對文鴦最大的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