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倫抵達劍閣的時候,正好趕上了雙方休戰的時候,司馬倫聽鐘會匯報完前幾天的戰斗情況,當即表示,要親自去天梯棧看看。
鐘會臉上露出了為難之色,因為鐘會很清楚,魏軍雖然撤兵了,但并沒有真正地遠離天梯棧,他們的前鋒部隊就一直留駐在一線天外,距離天梯棧咫尺之遙,雙方的陣地都在弓箭的射程之內。
如果司馬倫親臨天梯棧陣地的話,萬一被魏軍發現,一通亂箭射出來,司馬倫的安全根本就得不到保障。
鐘會道:“殿下萬金之軀,何必要親身涉險,前線的狀況如何,由末將等告知殿下即可。”
司馬倫淡淡一笑道:“某與眾將士一道,皆是失國喪家之人,又有何貴賤之分?放心吧,此番某前往云梯棧,只需喬裝成普通士兵,魏軍又如何識得?”
對于司馬倫來說,他此番前來劍閣,便是要主持劍閣的防務的,如果只是聽從部下的匯報,不親臨實地考察的話,又如何能做到心知肚明,所以不管前線如何的危險,司馬倫還是決定親自去看一看。
只可惜在自己來以前,翠云廊和一線天已經落到了魏軍的手中,否則的話,司馬倫還可以親自去翠去廊和一線天看看。
尤其是一線天,光是聽聽名稱就可以感覺到此地的險峻了,其實這么厲害的地方給丟掉了,還是很可惜的,可能也是鐘會由于兵力不足的緣故吧,沒有在一線天部署更多的兵力,才會導致一線天的失守,如果自己早一些趕到的話,向一線天增派更多的兵力,或許能把一天線給守住。
如此險要的地方,丟掉了再想奪回來,難度就大多了,所以司馬倫也只能是想想罷了,現在的當務之急,還是在天梯棧的防守,天梯棧已經是劍門關前的最后一道屏障了,如若有失,那魏軍就會兵臨劍門關下,這對整個劍閣的防御來說,也就沒有了任何的緩沖余地,一旦魏軍傾盡全力來攻打劍門關的話,還真是勝負難料啊。
知己知彼,方可百戰不殆,司馬倫雖然年輕,但卻是深諳用兵之道的,他知道用兵之道,講究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只有將這三大要素牢牢地掌握住,才有得勝之可能。
在這三大要素之中,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這個人和講究是軍心士氣民心相背,是戰爭之中的決定性因素,但人和之外,最為重要的就是地利了,尤其是像劍閣這些明顯占據優勢的地利條件,如果掌握得好,蜀軍完全可以做到以弱勝強,以少勝多。
所以不管鐘會如何勸說,司馬倫都是執意要前往的,不親自查看一下劍閣的地理,司馬倫在排兵布陣的時候,也做不到心中有數。
于是司馬倫換了一身小兵的衣甲,由于司馬倫只有二十多歲,換裝之后,活脫脫就是一個新兵的模樣,鐘會也換了一身普通士兵的衣甲,陪同司馬倫前往天梯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