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柯和孟樟的話倒是提醒了孟櫟,之前孟櫟也一直在猶豫魏軍的強大,萬一這一仗打輸了怎么辦,他們孟家辛苦耕耘了幾十年的勢力可就面臨著煙消云散的危機。
但孟柯和孟樟這么一說,倒是讓孟櫟有些如釋重負,是啊,以前自己光考慮失敗以后怎么辦,越想壓力越大。
但其實也沒有什么,如果他們和魏軍的交戰失敗了,只需要化整為零,往深山老林之中一藏,魏軍就算是搜遍了南中,也休想把夷人給挖出來。
要知道南中的大部分的地區可都是未開化的煙瘴之地,狼蟲虎豹出沒,毒蛇毒蟲橫行,許多地方都是生命禁區,人類幾乎無法踏足,蠻人深知南中的地理,他們可以藏身到這些禁區的邊緣,而魏軍一旦追來,他們不知這些死亡禁區的厲害,很可能一頭就會扎進去,落個死無全尸的下場。
所以對于夷人來說,打了敗仗也沒有什么,大不了放棄現有的山寨,躲過更為偏僻荒蕪的地方去,反正魏軍也不可能在南中久留,只要他們一撤兵,南中便又是他們孟家的天下。
三人之中,唯一持反對態度的只有老二孟楠,于是孟櫟對他是好一番苦口婆心地勸說,畢竟這是關于孟家的大事,他們兄弟四人必須保持一致才行,就算是其他三人聯合行事,將孟楠撇在一邊也能成事,但孟櫟可不想因為這件事而造成兄弟失和。
既然老大開口了,孟楠也不好拒絕,雖然自從他們的老爹孟獲去世之后,兄弟四人明面上是分了家的,各自把持著一塊地盤,但對外一致的原則卻是他們當初分家時就曾立下過的誓言,而且老大孟櫟做為長子,無論地位還是聲望都是在他們兄弟之上的,孟楠三人也是聽從于孟櫟的號令。
更何況孟櫟這次表現的極為高風亮節,明明只有三個太守職位,他主動地予以讓賢,將三個太守全部讓給了弟弟們,等于是把好處全部拱手相讓,而自己卻是一無所獲。
就憑這一點,孟櫟也足以能得到兄弟們的擁戴了。
孟楠雖然考慮的比其他人多,不太樂意趟這趟渾水,但也架不住兄弟們的苦勸,最后也只好答應下來。
兄弟四人達成一致之后,別的事情就好說了,孟櫟讓其他三兄弟即刻回歸本寨,點起本部人馬,同時召集依附于他們的那些中小部落,然后趕往滇池一帶,進行會師,所有軍隊都統一由孟櫟來指揮調度。
雖然孟氏四兄弟這邊達成了一致,但現在依然還存在著一個問題,他們的直系嫡系人馬并不太多,更多的勢力是依附于他們的那些中小部落,雖然每個小部落人數并不太多,但幾十上百個部落加起來,那也是一個比較龐大的數目。
所以孟氏想要對抗魏軍,單憑他們的嫡系勢力是不夠的,必須要召集那些各寨的寨主各洞的洞主,所有的蠻夷一族齊上陣,才能湊齊十萬大軍,才有對抗魏國大軍的資本。
孟櫟深知,他們兄弟之間可以采用協商的辦法來解決,但對于那些中小部落,這個辦法顯然是行不通的,對于那些受過魏軍迫害的部落來說,倒是巴不得孟氏出兵為他們討還公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