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湯餅吃起來就是快速,吸溜兩下,這都不用咀嚼,湯餅就下肚了。
雖說跟后世的白面條有些不一樣,但作為一歲的幼崽,能脫離米糊糊就已經是謝天謝地了,要什么自行車。
哦,也沒有自行車,這年頭,出門基本靠走,聯絡基本靠吼。
交通工具,那就不是一般人家用的起的。
“慢點,吃慢點,小心噎著。”崔氏瞧見孫兒吃的那叫一個酣暢淋漓,嚇都要嚇死了。
在場的人,要不是場合不對,高低給小家伙喊一聲小祖宗。
這小子太愁人了,明明也就才一歲多了幾個月罷了。
吃起來這般兇狠,不禁讓那個人懷疑,之前是餓到他了
不然怎么吃個飯就跟餓了他好幾年似的。
“好次。”馬小良露出那一口的小米牙來,給與最高的評價。
“我這乖孫的胃口是真的好。”馬老太爺忍不住的感嘆,這小肚子都鼓起來了。
乳母都忍不住擦汗,小公子雖說還不怎么會說話,但那眼神不斷的催促她快點。
下意識的動作就快了幾分,差點沒把馬家的老小給嚇死。
當然了,她在聽到老太太崔氏的喊話,才意識到不對。
真要是出點什么事,她可是沒有活頭了。
這么一想,冷汗差點下來。
畢竟小公子才一歲多,他不懂事,難道她也不懂事嗎
所幸馬家人沒有怪罪她,乳母調整好心態,以后絕對不能喂的太快了。
馬小良同學還不知道,他以后吃飯的速度,再也無法提速。
“就是胃口太好了。”馬太守也是無奈,現在回想起長子,好像也不是這樣
不過小兒子能吃能睡,倒是長胖了不少,抱起來絕對是個實心的小胖子。
“胃口好才長的快,瞧瞧我們才回來多久,我乖孫又長了不少。”老頭老太是歡喜的很,畢竟養小孩那叫日日鮮。
更何況小孫子性子活潑,帶給老兩口歡樂的時光,那是千金不換的。
兩個月下來,馬小良那小短腿,已經能溜達一段距離了。
為了慶祝小兒子學會走路,馬太守親自作畫,幼兒學步圖,甚至還畫了好幾幅,專門送給長子一幅。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完全不顧長子是否想要弟弟的畫像。
當然了,收到了自家阿耶送來的畫,馬家嫡長子還是很高興的,畢竟他出門的時候,他阿母才懷孕。
即便作為兄長的他沒有參與到弟弟成長的過程,但通過家人的書信,他還是了解弟弟的。
還給弟弟寄回來不少的玩具,雖然年幼的他,暫時還玩不了。
馬小良目前的玩具,一個撥浪鼓,然后一堆的泥塑,各種小動物的形狀。
還有個小哨子,那是他阿翁親手給他做的,馬小良可寶貝了。
七月初七在當地也算是比較熱鬧的大事,什么牛郎織女的不重要。
乞巧節最重要的,當然是展現婦功,不然阮氏也不會壓著閨女學那些。
節日的當天,未婚的小娘子們都需要展現自己的好手藝,比如說穿針。
可不要小瞧了這穿針,這并非是平日里的那種穿針引線,而是需要用五彩線,穿過七孔或者九孔的針。
這難度還是很大的,馬小良在了解了一些以后,覺得難怪大姐要苦練功夫了。
不然誰穿的過去啊
光是挺聽就覺得很可怕好嗎,反正他肯定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