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最好還是能把大餅一起做大,那才是長久之計,興旺之相。
“都坐吧。”
乾元同樣興奮,能得到這樣的封賞,他已經非常滿意了,解除枷鎖之后,再不用像之前那樣畏手畏腳,終于可以大展拳腳了。
從此以后,在青丘府這一畝三分地地,他完全說了算。
“對封地而言,今天確實具有里程碑意義。但是,本王希望諸位能戒驕戒躁,把這當做一個全新起點,而不是終點,百尺竿頭,需更進一步。”乾元可不希望,才剛取得一點成績,整個團隊就翹尾巴了。
這才哪到哪呢。
“謹遵殿下訓導!”諸位收斂情緒,開始進入正題。
乾元繼續道:“雖然剛剛取得一場大捷,但是封地依舊面臨諸般挑戰。外部,青丘國依舊虎視眈眈,需要時刻面臨狐魔軍的威脅。內部,人口銳減,民生凋敝,商貿凋零,財政短缺。正所謂,蛇無頭不行。要應對這些挑戰,解決這些難題,首要一條,就是組建一個強有力的高效的藩王府,以便統攬全局。”
“關于這點,諸位不妨暢所欲言。”
開場白之后,乾元就不再說話,認真聽忠叔等人在下面討論。
漸漸的,乾元聽出點味來了,以忠叔為首的文官,主張把府衙班子整個移植到藩王府,簡單高效。
大乾官制持續上千年,總有其存在的價值。
而郭嘉卻有不同看法,似乎是想把三國那一套體系搬過來,類比三國,乾元這位藩王跟一方諸侯并沒什么本質區別。
乾元眉頭微微皺起,說實話,他對雙方的提議都不怎么滿意。
郭嘉的提議就不說了,改動太大,難免水土不服。忠叔的提議呢?表面上看挺合適的,但乾元對府衙機制不滿久矣。
整個府衙,全憑府丞、同知、通判等少數幾位官員支撐,下面的執行機構設置隨意,人員混雜,職責不清。
府衙政令發出,全憑縣令直覺執行,既無監督,也無評價。
一句話總結,就是“因人成事”。縣令忠誠,能力強,那就能把一縣治理好;縣令稍微平庸,整個縣城就在放羊。
不確定性太高。
身為穿越人士,乾元本能傾向于現代政務機構,部門設置明確、規范,人員定編,職責界定清晰,而且上下貫通。
但要就這么移植過來,也是不現實的,跨度太大。
半個時辰過去,討論告一段落,大家齊齊看向乾元,請乾元最后定奪,乾元沒急著表態,而是看向忠叔,問:“翼澤縣提高六房地位也有一段時間了,可有什么明星變化沒有?”
曹叡等人莫名其妙。
忠叔卻若有所思,道:“不瞞殿下,下轄七縣中,翼澤縣的執行力跟效率確實是最高的,僅推廣馬鈴薯跟九州一號一事,就做得很漂亮。”
乾元點頭,“這就很能說明問題了。”
翼澤縣令林睿之前是縣尉,再往前,也就是一年前,才是乾元的玄甲護衛,由軍轉文,是個十足的官場新人。
所以,翼澤縣能在短時間內取得這樣的成績,如果說只是林睿個人才干突出,那實在說不過去。
這不是貶低誰,而是實事求是。
這其中,更主要的,怕還是乾元之前就藩時打下的基礎,提升了六房地位,明確職責,讓翼澤縣衙變得高效起來。
“殿下的意思是?”忠叔問。
乾元道:“朝中有六部,縣衙有六房,郡衙如何暫且不說,至少府衙在這一塊是缺失的,沒能很好地上通下達。”
聽了大家的討論,乾元思路漸漸清晰,已經有了決斷,“依我看,藩王府的架構就以六曹為骨架進行搭建,諸位以為如何?”
六曹者,吏曹、禮曹、兵曹、戶曹、刑曹以及工曹,各曹分置郎中、員外郎以及主事一人,必要時,可根據實際需要,增設一到兩名主事。